第164章 玉汝于成(1 / 2)

 试卷,拿在了手中。</p>

不出意料的,孔圣七十二弟子写全了。云台二十八将却少了两位。</p>

也算得上是功底扎实,很难得了。</p>

虽说是六人合力而作,但对于如此生僻变态的怪题,六人能做到这个程度,实际上已大大出乎李知府的意料。</p>

若是能保持这样的水平,来年乡试应该桂榜有名,倒也算是六位读书种子。</p>

没错,李知府现在拿在手上的,就是梦之队六人合作的试题。</p>

作为一府之父母官,事关文教,又是自己治下的俊杰,李知府少不得要勉励两句。</p>

“今日观你六人行止,均为腹中大有才华之人,学问亦属扎实。</p>

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能有大志向,大抱负,戒骄戒躁,沉下心做学问。</p>

以七十二前贤为榜样。要做颜回子贡这样的大才,不要做少年成名的方仲永。”</p>

颜回,子贡,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名传千古的贤才。</p>

方仲永,就是王安石笔下《伤仲永》的主角,少时神童,大时了了,昙花一现式的人物。</p>

</p>

李知府当然是把方唐镜影射成了方仲永,大家都姓方,又都有神童之称,不要太应景哟!</p>

当然,也可以从这里看出来,李知府对梦之队六人的期望有多高了。</p>

六人原本有些沮丧的神情顿时就像是打了鸡血,一下子感觉浑身热血上头。</p>

“多谢大人爱护,我等虽不敢当大人谬赞,亦知大人深意,定当努力读书,报效国家。”</p>

李知府点头,放下手里的卷子,又转头看向方唐镜,语重心长地说道:</p>

“汝可知,本府为何会出这样一道堪称生僻艰难之题?”</p>

“不就是想为难我吗!”方唐镜心里应道,嘴里却恭敬回道:“学生不明,请大人教诲。”</p>

李知府捋着三缕淡须,叹息道:</p>

“观汝今日之前所作诗文,确是才气纵横,若是乡试大比,便是解元也可争上一争。</p>

但是,本官觉得,汝年少气盛,若是轻易过了本府这关,恐你小看了天下士子,反倒是吾拔苗助长也。</p>

若是汝能沉下心来再磨炼几年,恢复秀才功名,进而桂榜高中,举人便如探囊取物一般。</p>

进士及第也就不再飘渺虚妄。</p>

如此,汝必将更为老诚练达,这样对你日后的发展也更好。”</p>

也就是说,李知府虽然非常欣赏方唐镜的文采,但是却担心他日后骄傲自大,渐渐的丧失了上进心,反而会把自己毁了。</p>

就是如此,所以李知府才更要对他负责,使方唐镜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p>

让他知道功名科举可没那么简单,让他时刻不忘头悬梁锥刺股的道理。</p>

看看,李知府对方唐镜的期待多高?</p>

连他的试题都还没看呢,就夸他是解元之材,连进士及第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p>

这褒奖之词也没谁了吧。</p>

可见李知府亦是爱才之人呢!</p>

如此,为什么出这么一道变态题目也就让所有人心中释然了。</p>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是也。</p>

然而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方唐镜若是连秀才这个基本的功名都恢复不了,哪里还有以后的什么乡试,什么解元之材,进士及第云云,都是扯淡。</p>

最后,李知府总结道:</p>

“汝当认真体会,‘富贵福祥,将厚吾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的道理。”</p>

“富贵福祥,将厚吾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这句话,乃是北宋张载的名言。</p>

大意是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包终归会有的,在此之前,上天会象打磨美玉一样,给你一些磨难,最后才终将成功!”</p>

为了加强说服力,李知府把张载老大人的名言都拉了出来,可见是相当拼了。</p>

张载老大人可是程朱理学的先驱,创始人之一,儒家尊称其为张子。</p>

张载老大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知激励了多少代儒生,李知府以他的话勉励方唐镜,可见拳拳爱才之心何等之切,众人莫不感动……</p>

“大人教训得是,学生也是这么觉得。”方唐镜微笑拱了拱回道,白开水般淡而无味。</p>

呃……这反应……未免也太平淡了吧?</p>

看着方唐镜云淡风轻的微笑,李知府反愣了愣。</p>

在他心里,他这么费力地说了一大堆,方唐镜不外乎两种反应。</p>

其一是感激涕零,痛哭着要痛改前非,然后这事也就圆满解决了。</p>

不过以方唐镜之前表现出来的死硬作派,似乎不太可能。</p>

那就只能是第二种反应了,面对自己这道难死人的题目,大闹特闹,企图让自己改弦易辙,另出新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