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唐镜心里一动,接着六族兄的话说道:</p>
“六族兄这话有见识,读书就要从娃娃抓起,我是双手赞成的。</p>
借着今天这个好日子,这里就订下咱们村社会的规矩。</p>
咱们村里的娃,凡年满六岁,不论男女都要开蒙读书。</p>
女娃子要会识字算数持家,以后嫁了人到了夫家也能让人高看一等,有好日子过。可以一直由村里供其念书到十四岁。</p>
男娃子只要能读书,就一直供到十五岁,之后凡是二十二岁前考取童生的,二十五岁前考取秀才的,三十五岁前能考取举人的,村里设立助学基金,就敢一直供他们读书。</p>
男娃十五岁后没实力考取童生的,可以免费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能,比如堂兄家的小二,我就极赞成他学兽医,将来也是个体面人。</p>
助学基金的份子钱,就先把我那份股份的收成作为底数,各家有能力的每年出半石到一石谷,再有能力的出钱出力就随其自愿。”</p>
这些话是要先说出来的,不然以后分配的时候会有人有意见,亲兄弟明算帐,早早把不安定的苗头掐灭,这才是长久之道。</p>
而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本就深入人心,现在家家孩子有免费的学堂上,说不定以后自已家里也会出一个方唐镜这般人物呢?</p>
有了方唐镜那一年几百两银子打底,谁若不蹭这个福利,岂不傻毙?</p>
只有女娃读书这个有点惊人,超出了传统的认知,不过方唐镜说道好啊,女子会识字会算数,嫁到哪里不是高人一等?夫家高看一筹,娘家也有面子。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过得好一点?</p>
谁让人家方唐镜有钱任性呢,好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p>
方唐镜这话一出,所有人都轰然叫好,连王捕头一干人也羡慕得不要不要的。</p>
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得出,方家村这绝对是要大兴的节奏。</p>
王捕头一众心里也是有小九九的,此时已经在盘算着能不能把户籍迁到方家村,这可是利在子子孙孙的大好事。</p>
还别说,后来方唐镜听取了他的这个建议,同意让那些为自己办事的,有能力的人员把户籍全都迁到了方家村,形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利益集团。</p>
同时也使得方家村一路突飞猛进,由村变乡,再由乡升格为镇,成为新农村的典型示范,名副其实的松江府第一大族。</p>
此是后话,按下不表。</p>
趁热打铁,老族长当即就命人把这一条写进祖宗祠堂,当成祖训供了起来。</p>
他明白,只要这一条能维持下去,就能奠定方家村世代大兴不衰之根基。</p>
有了大方向,银子又不愁,各家出多少份子这些都是小事,慢慢商议即可。</p>
而且这些权利捏在族老会手里,自己的威望又是更上层楼,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p>
看着方家村在自己手里走上大兴之路,老族长老泪纵横,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今天啊!</p>
祖宗有灵,祖宗有灵!</p>
“春哥,你有什么话要对祖宗说的吗?”老族长问道。</p>
方唐镜点点头道:“大伯,村子在您的带领下日益兴旺,大家亦如小家,圣人云: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小侄只有一个愿望,愿咱们这个家,家和万事兴!”</p>
“家和万事兴!”</p>
所有人听了这句话都是若有所思起来。</p>
厉害了,老族长忙又将这句话写进了祖训之中。</p>
“春哥这话说的好,以后大家都要和和美美,好好的过日子。”</p>
众人都是大笑。方唐镜笑呵呵地,全村老少的笑声始终就没有停过。</p>
桌上好酒好菜,又是极开心的好日子,人人吆五喝六,行着酒令,哼哼着小曲,许多贪杯的早早就喝高,钻到了桌子底下。</p>
王捕头带着的一干兄弟乃是酒精考验的老手,跟村里青壮拼得天昏地暗,难分难解。</p>
便在这时,村外突然来了一大群人,有领头之人问道:“方大老爷在此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