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纺车史话(2 / 2)

经过一年的改进,他搞定了竖直纺锤的新式纺织机,工作效率提高了八倍,他用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织机”。</p>

纺锤从一开始就是八个起步,之后不断改良,增加到三十二个,一百个,效率越来越高。</p>

1769年,英国人又发明了卷轴纺纱机,用水力为动力,从此可以不用人力了。</p>

而且纺出来的纱结实而有韧性,纺织行业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p>

水力纺织机的出现,就是后世大多数人都熟知的,人类进入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p>

英国人凭借着先进的纺织技术领先西方列强近百年,这才积累了足够的国力奠定了其日后称霸世界的基础。</p>

而当时的中国的纺纱,家庭采用的还是手摇的纺车,十小时才能纺出四两纱。</p>

而作纺里采用的“三锭棉纺车”,十小时也只能纺出一斤半纱。</p>

而当时中国的织布,即便是最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出长10码左右,宽仅一码的布匹。</p>

也就是现在方唐镜所处的时代的通行纺织法,生产效率低得令人发指。</p>

记得上一世的时候,方唐镜和同学们看到这里,都觉得英国人牛得一匹。</p>

后来选修了明史专业之后,知识渐长,这才从史料中得知:</p>

第一台大型水力纺织机,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p>

中国人在元代时,早英国人四百年左右就发明了水力大纺机。</p>

这种机器已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机器必备的所有条件:发动机,水轮,传动机构和工具机。</p>

王祯在《农书》里专门记载了这种由他不知是改良还是发明的“水转大纺车”。</p>

有三十二个纺锤,每车之产量达到了十斤,比珍妮纺织机刚开始时的八个纺锤先进多了。</p>

这种机器曾经在中原地区推广过,《农书》原文说:</p>

“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住多所置之。”</p>

按后人所著的《中英水力纺纱机形制的比较研究》一书所说。</p>

英国人最后发明的水力纺纱机,是在对中国人的水制纺纱机吸收改良之后弄出来的。</p>

后世的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有记载《农书》里的“水转大纺车”。</p>

1735年出版的村赫德的《中华帝国通志》又转载了这项历史。</p>

18世纪中叶前,传教士将水转大纺车介绍到了西欧。</p>

英国人改良的水利纺机从中吸收了大量创作灵感。</p>

增加了许多专门适用于棉纤维的拉伸杆,极大提高了产能。</p>

种种证据确凿,说明中华文明早在元朝就有了水力纺织机,且还是大规模应用。</p>

怎么到了明朝,反而销声匿迹了,实是奇哉怪也!</p>

方唐镜上次去松江府,第一件事就是专门去找这本《王祯农书》。</p>

这本书也并不是很生僻,才走了三个书店就找到了。</p>

方唐镜还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农书,店家见书不少,还送了一个旧包袱包裹书籍。</p>

这才有当时进“快哉风雅集”夹着的破布包。</p>

“水转大纺车”乃是王祯的得意之作,书里是实实在在记录有这种的图谱的。</p>

这就更让方唐镜不解了。</p>

按理说科技树一经点亮就再不会熄灭才对,尤其是这种事涉重大民生的高效率农器,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神器一般的存在,更不可能失传啊?</p>

莫非所有人都是猪?</p>

这似乎也不大可能啊!</p>

所以方唐镜拿出《农书》指出“水力大纺车”的时候,是颇为踌躇满志的。</p>

在他想来,这纺织神器即将从自己手里复制出来,心情好得不要不要的。</p>

延续了两百年的断代技术被自己接上,怎么的也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吧?</p>

完全没有料到竟是被人喷了一身这个结果。</p>

还有,什么叫“又一个徐老三,很傻很败家……”。</p>

方唐镜打了一个激灵。</p>

难道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