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解元出炉(1 / 2)

 四大百货商场的活动连续持续四天,整个南京城就跟过年一般,人人喜气洋洋。</p>

活动结束后人们休息一天,第二天又将是一波大热潮,开榜日。</p>

于是,当天夜里,谁能中榜,解元会花落谁家,又成了人们的热议话题。</p>

几乎天天都有新鲜事,整个南直隶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振奋之中。</p>

对于百姓而言,这样的日子,真好!</p>

但有人却高兴不起来。</p>

话说当日拆卷,拆到了倒数第四十五名的时候,众考官就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寻常。</p>

倒数第四十五,也就是顺数第五。</p>

排在前五的都是水平超高的生员,不是一方才子就是名士。</p>

每一个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p>

可以说,这五人的水平也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p>

四书是读书人的必修科目,五经是读书人的选修科目,每人都必须选一门为本经。</p>

而乡试榜的前五名,除了四书题要出类拔萃之外,就要从五经考生中各取一人。</p>

惯例便是从《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每一经考生里选出最好的一人作为前五名。</p>

合称为五经魁首,这就是民间行酒令时的五魁首来由。</p>

五魁首中最出色的那一个,自然就是魁元了,也称解元,余者称作亚魁。</p>

前五名,谁都有解元之才,就看临场发挥了!</p>

原本从五经魁首里选出魁元是颇有一番争执的。</p>

但这一次情况特殊,‘靖倭策’的作者毫无争议的便是魁元。</p>

所以也就不必争执了,余下四人便很容易地排定了座次。</p>

“第五名,王元。”</p>

拆开糊名后,“王元三十二岁苏州府廪生”字样赫然在目。</p>

看到这个名字,所有人都有些愕然。</p>

这可是被认为最可能写出那篇“靖倭策”的生员,毕竟此子有过边旅的生活经历。</p>

“竟不是王元,会是谁在边事上能比他了解更深?”一时之间人人猜测。</p>

“且拭目以待吧,这一届的生员不简单,藏龙卧虎,不枉你我这些老朽一场劳心劳力,总算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后人也。”</p>

“大明之幸,吾辈之福也。”</p>

“第四名,曾彦。”</p>

出人意料又并不意外。</p>

“大器晚成,有志者事竟成,这曾彦总算是苦尽甘来,天道酬勤,天道酬勤啊!”</p>

“老朽颇为欣慰啊,此人怕是虚岁也知天命了吧?总算能一以贯之,初心不改,不曾落得个百无一用的下场啊!”</p>

他本想说落得过你我的下场,可现在都已经是鸿儒了,这话便说不出口。</p>

但众人都知道他的潜台词,心情复杂,大家当初若是遇到现在自己一般的考官,还会不会是现在的收场呢?</p>

不过,人生没有不过。</p>

“可惜了,吾原以为会是此人写出‘靖倭策’呢,怪也,除了他,还有谁有此能耐?”</p>

“江山代有人才出,这是好事,盛事啊!”</p>

“哈哈,还是扬老豁达,不错,薪火相传,国家中兴就在他们身上。”</p>

“第三名,吴伯庸。”</p>

“咦……”</p>

“啊……”</p>

“没听说过此子之名。”</p>

“没听说过也不算什么,有人高调,有人淡泊名利,闭门苦读也是有的。”</p>

“我倒是听说过,此人乃是寒门学子,家里读书费用全靠其外家勒紧腰带供给。”</p>

“好在此子争气,也不枉其外家一番苦心。”</p>

“是极是极,寒门榜样,当贺之。”</p>

“第二名,王华。”</p>

“王华竟然不是解元?这也……”</p>

“适之老弟,不必诧异,王华才华横溢,实是解元之才,取进士如探囊取物也,可如今有人更在其上,岂非足以问鼎三鼎甲之人乎?”</p>

“甚好,看来明年我南直隶又要出一名榜眼探花之人了。”</p>

“为何不是状元?”</p>

“这要看天意,余不敢妄言也。”</p>

“天外有天啊,这只能说明咱们这一届取中之举子,其质之高,足称为龙虎之榜也。”</p>

“吾更是好奇谁能力压王德辉,夺得魁元?”</p>

“吾亦心痒难耐也!”</p>

在所有人的灼灼目光中,朱主考缓缓拆开糊名。</p>

千呼万唤始出来,朱主考竟也觉得有些激动。</p>

这位国之贤才会是谁呢?</p>

竟然与自己想的那些人都不符,莫非是哪位隐士?</p>

这个世上,有些经天纬地之材是不可以用常理来衡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