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真的国士(2 / 2)

成化皇帝扫了一眼万安和六尚书,人人避开眼神,低眉顺眼,全都是歪瓜裂枣。</p>

“大不如也!”成化皇帝回答得憋屈,也有些恨铁不成钢。</p>

事实上刘次辅一竹竿打翻一船人,人人憋屈,偏偏这话又十分在理,反驳不得。</p>

刘次辅两手一摊道:“既如此,何必谈灭国之事。”</p>

言下之意很明确,太祖他老人家都做不到的事,你就不要妄想了。</p>

一顿操作猛如虎,竟是无差别轰击,人人内伤。</p>

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淋下,成化皇帝失望无比。</p>

成化皇帝看向万首辅。</p>

万首辅躬身道:“刘大人不愧是老成谋国,臣附议。”</p>

刘棉花连忙跟上:“臣亦附议。”</p>

成化皇帝只能再次看向项忠。</p>

项忠,你不是很能打的吗?现在怎地哑火了?</p>

当年从鞑子手下逃脱,狂奔七天七夜的精神哪里去了?</p>

项忠羞愧地低下头。</p>

他也想有所作为,但这一次刘次辅的攻势实在太过犀利,实在没有还手之力。</p>

“臣,附议。”</p>

成化皇帝又看向刑部尚书林聪,你不是一向忠君爱君的吗?</p>

当年众臣在代宗的霪威之下唯唯诺诺,唯独你一人敢仗义执言,勇气呢?</p>

林聪不敢看成化皇帝的眼神。</p>

不是臣不想救驾,实在是敌人太狡猾。</p>

“臣,附议。”</p>

成化皇帝阴沉着脸逐一扫了一遍,看来是没指望了。</p>

可是当他扫过怀恩脸上的时候,发现怀恩公公忽然微微摇了摇头。</p>

如果说这世上除了万贵妃成化皇帝还能信任谁,那无疑就只有怀恩了。</p>

深吸了一口气,成化皇帝淡淡地道:</p>

“既然众卿亦无话可说,此事便作罢吧,大家散了,各安其位吧!”</p>

说完之后,成化皇帝已是话不想多说一句,转身入了殿内。</p>

众人垂头丧气地散去。</p>

刘次辅自觉制止了一场国家滥用国力的悲剧,高昂着头走了。</p>

经此一事,想必自己在朝廷中的名声要大大的转正了吧?</p>

力压奸相,苦谏君王,实乃清流领袖才有之气质,距离首辅之位又近了一步吧?</p>

怀恩公公亦步亦趋地跟着成化皇帝进了内殿。</p>

成化皇帝盯着怀恩道:“适才你为何不说话?”</p>

怀恩道:</p>

“陛下,海运之争非今日而始,外臣相互攻讦,难以成事,微臣有两策,可先行而后效。”</p>

成化皇帝转怒为喜,点头道:</p>

“不错,这些人喋喋不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爱卿有何良策?”</p>

怀恩公公道:</p>

“既然是秘策,咱们不妨让下面人秘密在小范围内试试效果,恰好汪直就在江南,不如便让他先试试,看看效果如何,若是见到了成效,再推广不迟。</p>

另外,咱们只是看了一篇策论就贸然下达国策,确实有些不够慎重,所以臣才没有反对刘先生的话。</p>

因而微臣想,咱们何不将献策之人召来,将一整套‘经济战’弄清楚,也好清楚利弊,这才能说服朝臣们啊。”</p>

成化皇帝重重点头道:</p>

“还是爱卿是真心为了朕,为了这个国家着想啊!不象有些人,口口声声祖宗之法,为国为民,实则心思还是放在了名利上。”</p>

怀恩没有接话,而是问道:</p>

“臣可不可以拆开糊名,看看到底是何人献此奇策?”</p>

我……去,搞了半天,大家都还不知道作者是谁。</p>

成化皇帝拍了拍额头,自嘲地一笑道:</p>

“善战者无赫赫之名,朕倒是疏忽了,快快,拆开了看看,朕亦好奇得紧。”</p>

怀恩动手拆开,顿时一怔。</p>

是他?</p>

这家伙竟是无处不在。</p>

成化皇帝一看,也是一怔。</p>

是他?</p>

这个名字,这几个月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很频繁。</p>

江南发生的大事都有他的身影。</p>

这次也不例外。</p>

对了,这书生还欠朕一首诗,忘不了!</p>

国家就是缺这样能做事又有办法之人啊!</p>

“此乃真的国士也!”</p>

从这天起,成化皇帝的屏风上,多了一个名字。</p>

方唐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