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水泥之妙(1 / 2)

 当然,在这关键时刻,工部尚书也是不能怂的。</p>

否则被同行看不起,扬鼎马文升这些人转头就给自己扣一个谄媚事君的大帽子,也是顶不住的。</p>

相比之下,小小的得罪一下皇帝,以皇帝的宽宏并不会太过怪罪。</p>

脑子里电光火石般转了数圈,张大人硬着头皮道:“扬大人所言,虽不中亦相差不远矣。陛下,扬大人皆肺腑之言也。”</p>

扬大人斜眼看向汪直,心中颇为快意。</p>

成化皇帝听罢,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对着怀恩点了点头。</p>

怀恩从怀里取出一本帐簿,递到扬大人面前,似笑非笑地道:</p>

“扬大人自己看看,在诸位大人来前,咱家也是不信的,故而之前才刚刚清查了帐本,实在难以置信!”</p>

扬大人狐疑地接过帐簿,心想难道自己看走眼了,事实相差甚大?可就算没有十几万两,花掉数万两也是不成的。须知一年之初在于春,刚刚开年就这般大手大脚,以后还过不过?很好笑么,今日为了钱财,非得死皮赖脸再三劝谏才可。</p>

想明白这一节,扬大人便迫不及待地翻开册子,可光是第一行就令人懵蔽不已:</p>

水泥十五吨,银一百两。</p>

这水泥是个什么鬼东东?</p>

还有啊,何为“吨”?</p>

石五吨,银一百两。</p>

钢筋两吨半,银五百两。</p>

“咳,这个,这个,怀恩公公,恕下官浅薄,这个‘吨’为何物?”</p>

“扬大人不必自谦,咱家与是两刻前方才知晓,所谓‘吨’者,为大数计量单位,指一千公斤。”</p>

扬大人一脸你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我更懵蔽的表情,这“公斤”又是何物?</p>

怀恩也是一脸的不适,又解惑道:“此为江南格物院搞出来的计量单位,具体是将一升水分为一千份,每一份便为一公斤,便于相互换算,而一千公斤便称之为一‘吨’。”</p>

扬大人总算弄明白了其中关系。也就是说一公斤相当于现行的一斤四两多一点。</p>

如此一来,一幢楼用得最多的就是水泥,十五吨,也就是一万五千公斤,量着实不小,可这玩意有什么作用?</p>

带着不解和疑惑,扬尚书再往下看。</p>

瓷砖,银五百两。</p>

人工,银一千两。</p>

装修,银一千两。</p>

再往下,就是一些林林总总的零碎记录,比如模版,石灰,腻子粉(又是新名词)。这些加起来剟一千两。</p>

再往后,就没有往后了……</p>

扬大人心算了一下,才三千七百五十两……</p>

然后呢?</p>

扬大人抬起头看向怀恩公公,“就这么点?还有一本呢?”</p>

你可不要忽悠我,建房的工序我堂堂户部尚书也是不陌生的,就算我不太懂,工部尚书也在这里呢,你想蒙谁呢?</p>

一般来说,还是沿用世代相传的建筑之法。</p>

第一步自然是平整地面,抄平放线。</p>

然后接下来就是第二步开挖基槽。</p>

第三步就是打地基了。</p>

第四步就是安装承重整个房屋的大木柱子和柱顶石。</p>

第五步就是包砌台基的边缘,使之根基牢固。</p>

这五步结束才算是框架完成。接下来具体是用青砖砌墙还是用粘土夯墙,随财力而定。</p>

第六步就是安装各种橼子,櫰条。</p>

第七步就是在屋顶铺设瓦片。</p>

别的先不说,这五层高楼总得有结实的大梁台柱吧,若不是百年以上的老楠木,如何承受得了如此高层的重量?百年份三丈的老楠木市价就高达五百两白银,这还是有价有市。</p>

刚刚抬起头,怀恩公公已经知道他想问什么,直接解释道:</p>

“没有了,就这一本,没有什么台柱,大梁,全部用钢筋为骨,水泥为皮,加以些许砖石砌就,具体是怎么弄的,咱家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比旧式建造法牢固数倍不止。”</p>

扬大人呆了一呆,你这是在忽悠鬼呢!</p>

不料扬大人还未开口,张大人已经一脸欣喜地道:“竟有此事,我工部怎的不知,我就知道,以吾皇之英明神武,断不会行那铺张浪费之举,陛下仁德……”</p>

“闭嘴!”扬大人怒声打断,事关钱财大事,半点让不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