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写信(2 / 2)

此人是个刺头,却又是个本事的,各地都无法完成朝廷的征派,唯独此地完成。

虽然此人咆哮,对自己不尊,上官还是压下内心的不满。

“此事不是吾决定的,而是朝廷之议,吾也没有办法啊。”

“呵呵。”

天下官员一张网,歙县县令又如何不知道原委,更为气愤朝廷如此行事不公。

自己勤勉让百姓们完成了征派,如今却是害了自己一地的百姓。

他花了多少的精力,手段齐出才逼迫让大户们让利,自己的名声都没有了。

如今朝廷这一纸公文下来,自己以后又该如何面对百姓们,如何去威逼那些大户。

“此官,我不做了。”

歙县县令恨到。

“君可勿自误前程。”

“一个县令,好大的前程,当我惜哉?”

“唉,君应知道朝廷如今形势之艰,如果不是没有办法,如何会出此下策。

前番广东二十万大军平乱,听闻至今发不齐奖励,连抚恤都有拖欠一二,今年又云贵战事,一应物资都缺。

此两地本就贫瘠,到了如今,仿佛一个无底洞一般,朝廷也为难啊。”

歙县县令长叹一声。

大明两百年,怎么就变成了这般样子。

没有求来豁免,歙县县令回到公衙,众人见其神情,就知道没有好结果。

有人冷笑。

此人去年鼓动百姓逼迫大户们,如今看他怎么收场。

歙县县令胡世文坐蜡。

他现在真的想要辞官了,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今不光大户们反对他,百姓们也反他。

地方难,朝廷难,朱翊钧也难。

他登基以来,苛待藩王勋贵,已经是出了名的,连各勋贵的袭爵之事也是拖了又拖。

如今各地藩王勋贵联名上疏,问陛下何意。

见此,他也不能再拖了。

长叹一声。

旨意出。

“衡府衡王厚秌世子载寺为衡王。齐东安和王载垕嫡长子翊锎为齐东王。

荆府荆王翊翊嫡第二子泰宁王常信为荆王。又,嫡第三子常泴为安城王。

秦府秦王敬镕嫡第一子谊涵为秦世子;韩府韩王庶第一子为长吉王。

西城兵马副指挥之女为韩世子妃,长洲定恭王长孙为长洲王,东城兵马副指挥之女为长洲王妃……”

几年来的事情一次性搞定了,除了应有的仪仗赏赐都赐下外,朱翊钧放下脸面。

在乾清宫和每一个勋贵们写信。

“公乃国家柱石,本不该苛待,可如今国事艰难,国无可用之税,却支出日多,朕这个天子,当家人也无米可用。

如果不是实在是没有办法,又如何会拖欠公,公之位与国同休,望公以国事重,谅解朕之难处。

……”

每个人都亲笔写信,朱翊钧知道这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崇祯京城都要破了,如此情况下找众勋臣借钱都借不到,更何况他呢。

因为变法改革之事,得罪的人太多了,各地不平的事太多了,能安抚一起就先安抚一起吧。

“皇爷,今日写了一天了,早点歇息,明日再写吧。”

“今日事今日毕,早点写完早点发出去,你说会有勋臣主动借钱给朕么?”

朱翊钧突然问道。

李现被这话愣住了,天子如何能找人借钱呢。

“应该有吧。”李现犹豫道。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