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昭昭天命(2 / 2)

“无须过多顾虑,我来此不过是以个人身份游览,并没有什么公务。”德川庆喜一字一句道,“幕府和藩内了解西洋事务的人不多,米国来航之事现今众说纷纭,也没有一个定论。之前听浦贺奉行户田大人对你赞誉有加,就有些事情想听听你的看法。权当我是有疾乱投医,你姑妄言之,我姑妄听之,不过茶间小叙,大可以畅所欲言。”

德川庆喜的语气倒有礼贤下士的味道,不过配上他那张三无的脸,则给人感觉反差极大。

太一将几页纸从德川庆喜手中接过,听对方说道:“这是米国方面所呈外交文书,我找人抄录了下来,你看看有何想法。”

文书一共两份,分别以荷兰语和英语书写,前者直接被太一放倒一边,重点看起了英文版的材料。

这份应当也是幕府方面的荷兰语通事抄录,由于大部分字母写法是一致的,倒是抄写的像模像样。

文内意思比较直白,以英国与天朝的鸦片战争为切入点,大书特书英国对远东的殖民野心,以及英国可能对岛国发动殖民侵略、开展鸦片贸易等,并表示美国是爱好和平的、是乐于助人的、是正义的伙伴,如果与自己结盟贸易,将由其为岛国提供必要保护云云。

这一副世界拯救者的口气,连太一都要树一下大拇指,赞一个“老阴阳人”了!

此时的美国仍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期,碍于独立建国时间较晚,且孤悬海外,远离作为文明中心的欧亚大陆,还未如老牌西方列强一样完成向帝国主义的转变。

当然,这不代表这一时期的美帝就是白莲花,毕竟自欧洲人“发现”新大陆,送羊毛毯给印第安人作礼物,并收对方头皮作为“回礼”开始,这个新大陆国家的血液中便流淌着肮脏。

“刑部卿大人听过‘昭昭天命’这句话吗?”太一放下信札问道。

“似乎像是起势的口号?”德川庆喜奇道。

“您这么说,也算是起势的口号吧。”太一想了想,当时的美国人喊出这句口号,也可以算是造当地原住民的反,“米国在法兰西帮助下完成独立建国时,所辖领地,不过大西洋沿岸……呃……大西洋就是亚米利加与欧罗巴之间的海……”

太一用手比划着位置,没想到德川庆喜说道:“你继续说就好了,我看过复刻版的明国《坤舆万国全图》,大概明白你所指的位置。”

太一心有些自嘲的笑笑,眼前这位是被当做国家储备领导人来培养的,接受的教育怎么可能仅仅是传统的那一套。清朝再闭关锁国,早年还有外国人在朝为官呢,传闻康熙帝能粗略掌握英法俄等多国语言,而光绪帝每日早上四点起床学英语,刻苦程度不落于后世迎接高考的学子。所以说,什么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就是学更多的知识、吃更多的苦。

太一觉得此刻是不是该拍拍德川庆喜的马屁,称赞一下其学识广博,但看到他那张臭脸,觉得还是算了,说了这位也不会笑,便继续介绍道:“当时亚米利加的中部和东部为法兰西、西班牙、墨西哥等国领地,当然也有不少当地人的聚居部落领地,米国的切支丹(基督徒)并未满足于建国那么简单,提出了亚米利加是上帝赐予亚米利加人的,认为向西扩张也是上帝赋予米国的使命,于是开始了西进运动。不到百年间,便打通了东西两个大洋,其中对邻国墨西哥的战争,更是一举侵占了三十三万万亩的土地,这可相当于岛国领土的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