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正式结束(1 / 2)

 再接下来就说到本次话题的导火索,辉煌杯挑战赛的问题了。</p>

辉煌杯挑战赛是民间的业余选手进入职业圈所能走的最宽的一条路,也是最有可能进入职业圈的一条路,辉煌杯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十多年来为职业俱乐部带来了大量的可造之材,现在联赛中三分之一的中坚力量都是辉煌杯出身,其中更不乏是大牌的明星选手。</p>

可另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是这条路现在已经越来越窄了,其原因是大量的退役职业选手混迹其中猎取奖金,将有潜力的新人挡在了门槛之外。</p>

一条条数下来,人们惊讶的发现,并不是国内没有潜力股,而是这些股票被一个又一个的政策,黑幕和门槛给牢牢套住了,这些政策,黑幕和门槛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难以逾越,这些年轻的潜力股们就算想去兑现也不可能,只能前仆后继的死在圈子的外围,然后黯然而退,去追寻另一种生活。</p>

后来人们又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是在国内,周边的两三个WarGame职业联赛同样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反观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则要轻松的多,他们不光是有这样那样的业余比赛和联赛直接挂钩,学校也有着大量的小型俱乐部来作为职业俱乐部的后勤,而如果这些路子都不通的话,俱乐部每一个月的月初和月末还会举行见面会,到时候只要在职业选手的面前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些有志走上职业道路的孩子们就有可能与职业俱乐部签约。</p>

高度自由化的新秀发掘制度才是欧美在数年间赶超一向在游戏竞技中颇为强势的亚洲的主要原因。</p>

至于国内的新人们出路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似乎是应该改一改现有的体制的时候了。</p>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调回来,来继续关注C市挑战赛。</p>

个人赛在火机和马康取得进入决赛的资格后结束了,团队赛则在下午一点开始了四强的比赛。</p>

首战是由空域战队VSBMB战队。</p>

这场比赛BMB战队打的很不顺手,面对攻势如潮的空域战队,BMB战队就略显弱势了,防御线在空域战队接连三次冲击下飞速崩溃,虽然在临近残局的时候BMB战队也打出一波高潮,试图扭转局势,可空域战队在血战狱刀的领导下沉着应对,不急不躁,最终拖垮了BMB战队,取得了决赛的首张门票。</p>

第二场比赛则在木林森战队与帝国战队之间展开。</p>

这两支战队的打法可谓是体现了两种极端。木林森战队擅长团队合作,紧密的风格来自他们队长有力的指挥和队员间的默契合作,而帝国战队则是个人实力强劲,队长盛浪元几乎没有做出太多有效的指示,惜字如金,一切都靠队员个人实力的展现。</p>

这场比赛正好代表了现在世界上最为主流的两种打法,以团队为主的防守反击和以个人为主的进攻流,以为比较中间的龟缩流,速攻流,猛攻流,战术流已经在WarGame逐年的发展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就算有些战队还保留这些特色,但也是在防守反击和进攻流之中加以变化,并不是早年间的那种样子了。</p>

这两种流派各有好处也各有坏处,而今天上演的却是防守反击力克进攻流的一幕。</p>

木林森的这个队长不知道是在哪个石头缝里钻出来的,指挥的异常犀利,每次防守的方式正好克制帝国战队的进攻,而每次反击又正好卡在帝国战队的咽喉处,让帝国战队有力无处使,进攻好似打在棉花上,而撤退又好像是脚踩流沙,打的极为被动。</p>

比赛进行到第二十三分钟的时候,木林森战队最终成功切割了帝国战队,对帝国战队的成员进行了单人围杀,最终帝国战队饮恨四强赛,止步于此。</p>

赛后很多人都对木林森战队的队长报以极大的兴趣,最后发现那队长实在是有些不起眼,十六七岁的年纪,一米六五的身高,不超过百斤的体重,瘦瘦小小的很是腼腆,戴着跟一个相对他的脸型过于宽大的眼镜,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笔记本电脑。</p>

</p>

在决赛之后也有记者试图采访这个少年,不过他们却发现很难,这个少年似乎是有某种交流上的障碍,开口数据,闭口数据,对自己本身的事情却是除了“嗯”就是“啊”。后来其他的木林森队员才告诉记者这个少年确实是有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与他人交流上有问题,只有在指挥战斗的时候才会变得好似超人附体一般,其他时候一个字都说不出来。</p>

到最后也没人知道这个少年究竟是叫啥名谁,只知道从此之后他们在C市的业余圈子里再也没有看到这个少年的身影,他就好像是人家蒸发了一般,突然消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