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钢铁洪流(2 / 2)

林岭东:“你还缺钱么?你可是大英帝国的爵士,谁能把你怎样?”</p>

可说了,还是将一卷美元扔了过去。</p>

“记好,欠我一万。”</p>

查尔斯扯掉皮筋,在手上打了打,还一脸不屑:“唔,我的朋友,我真是看错你了,连一万美金你都和我计较?”</p>

看着这厮,林岭东是真的来气:“你当我钱是大风刮来的?”</p>

“好了,都听我说一下。”林岭东脸色一正,交代起来:“我再强调一遍,这可是动荡国,大家一定要提起警惕,绝不能擅自活动,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们的目的就一个,买船,买完就赶快走,一切行动听我安排。”</p>

“尤其是你,查尔斯,把你的手杖收起来,这里是东欧,要是想去鬼混,你很可能死在这儿,能明白么?”</p>

查尔斯本想戏谑两句,可一看林岭东的眼神,还是郑重起来:“好的。”</p>

林岭东:“至于安全上的问题,就交给你了,阿尼尔。”</p>

气氛开始有些沉重。</p>

阿尼尔点头道:“你尽管放心。”</p>

乌代和柯伊拉拉,也是重重点头。</p>

林岭东:“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很有可能遇到抢劫,我的肤色和身份有些敏感,很容易被人盯上的。”</p>

伊莎贝尔却是一愣:“为什么会是你呢?”</p>

林岭东:“当然是我了,你和查尔斯只要不开口,跟他们有什么区别?但我们三个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认为我是投机者,所以要尽量的减少活动。”</p>

</p>

伊莎贝尔眨巴着眼睛:“投机者?”</p>

林岭东无奈的笑笑:“这是个特殊群体,在我们华夏,有一些固定的人群,会通过火车,边境,向俄罗斯和乌克兰倒卖货物,现在还敢在乌克兰活动的,也只有那些大型的投机者,一旦被发现,就很容易被盯上。”</p>

查尔斯不屑的说:“什么投机者,就是一群蚂蚁。”</p>

林岭东:“蚂蚁怎么了,你还不是一只卑鄙的蚂蚁。”</p>

讲完,林岭东也是颇感唏嘘。</p>

他口中的投机者,也就是所谓的“倒爷”。</p>

在俄罗斯,叫做“切尔基”。</p>

这一特殊的时代产物,可以说是民间最普遍的外贸活动,从80年开始流行,苏联解体之后又狠狠的火了一把,到是盘出了不少名人。</p>

70年代,苏联因为石油崛起,在经济上达到顶峰。</p>

那时候,卢布比美元还值钱,72年的汇率-1:1.2。</p>

1卢布,可以兑换1.2美元。</p>

1卢布的法定含金量,高达0.98克黄金。</p>

而同一时期的米国,却深陷越南战争,耗光了黄金储备,于76年被迫撕毁布雷顿森林体系,赖掉外债,美元与黄金脱钩,国力大幅倒退。</p>

这一时期,苏联的国力无比强大,GDP快速增长,财政收入达到了米国98%。</p>

一举超越米国,成为世界最强。</p>

81年西方军演时,苏联集结了10个集团军,总共50万大军,6.5万辆坦克,7.5万辆装甲车,3万门火炮,组织了钢铁洪流,演习的目标很明确,快速攻击西欧,闪击北约,号称一个礼拜就能打下整个欧洲。</p>

整个欧洲,都在钢铁洪流下瑟瑟发抖。</p>

而这一时期的苏联,还拥有10个航母战斗群,数万轰炸机,100多艘核潜艇,4.5万枚核弹,只要它愿意,它就可以毁灭整个全人类。</p>

可穷兵黩武的背后,是一个商品无比紧缺,连胶鞋和面包都不能供给的苏联。</p>

人民空有钞票,却无法购买到商品。</p>

几大供给国,甚至连温饱都无法保证。</p>

倒爷们,就乘虚而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