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标准与律法(2 / 2)

但是不招人待见归不招人待见,这个个人任职从不会超过两年的部门中人只要出现在任何官员、负责人的面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必须要认真的接受他们的质询与调查。

徐庶很清白,没有贪污,没有受贿,一点小礼品之类,不超过十贯就不算受贿,就是这个人过度认真了一点,一心想修一条流传千古的公路出来,听了他这个想法,气得孙阳直骂娘,连大秦古道都几乎成了传说,何况是水泥路呢,以现在的水泥技术,能挺十年就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公路要采用像一块块的水泥块拼的模式了,就是为了便于维修的。

徐庶没有受到过多的为难,只要求他严格按着一级公路的标准修建公路以节省成本,对此徐庶很是不满,亲自向孙阳上书做出说明,要求修一条等级更高的公路。

聪明人在遇事的时候往往都会固执,甚至是偏执,也正是这种性格才能造就一代天才,而徐庶明显就是这样的人,对于卢峻、徐庶这样的人,孙阳一向都会给予极大的尊重。

但是徐庶的这种想法孙阳是绝不会支持的,开什么玩笑,两星城之间的公路就已经高标准了,比一级公路更加坚实,可也没有达到徐庶现在筑的这条路的地步啊,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

孙阳在回信当中做出了很详细的说明,甚至还有一系列的数据要徐庶自行计算,一辆车载重不超过五吨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公路最合适?最有经济效果?什么要样的投入才是自治区财政能够支持的目标,最后孙阳说道,你不会希望这条将载入历史的公路修到一半因为资金的短缺修不下去了吧?

钱、权、名、女人,只要是男人,总会追逐一样,而像徐庶这样的人,要的就是名,他自然不希望这条超级公路修到一半就停工,孙阳算是说服了他,徐庶也乖乖的将公路的等级降低,按着标准的一级公路修建,如此一来,也使得工程的进度得已加快。

徐庶率先采用了三段式的筑路方式,数十万的筑路大军在一线根本就排不开,索性直接分成三批,每批都是三班倒,人停路不停,挑着巨大的油灯,日夜赶工,沿着预定的线路,三批分批次相接,在原来的官道上进行重新整修,修建的速度简直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三批次加在一起,每天修建的路程达到五十公里,只有遇到河流的时候,才会更加慢一些。

由于距离大本营越来越远,水泥运输成本过高,而现在烧制水泥的技术含量并不算太高,所以徐庶向长安方面请示了一下,直接就地修建小型的水泥窖,有一些水泥窖甚至直接就是用当地效益不好的瓷窖改装而来,大量的原材料采购,也使得修路的沿途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遇到了雨天,这些劳工们也不会闲着,直接去疏通河道,或是整休一下当地的农田水利工程什么的,算是给自治区创造一些形象工程,收效相当的不错。

现在长安、咸阳、渭南、榆林、两星城等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大型城市晚上已绱有霄禁了,甚至还有夜市,很是热闹,再加上从石油当中提炼出来的高燃点的油料,需要使用灯芯效果才能大放光明的照明油料的低价供应,使得这些城市很大一部分地区都形成了类似不夜城的娱乐地方,一直要闹腾大半夜才会渐渐的散去,青楼不再是夜间唯一消遣所在了。

孙阳自己也挺喜欢逛夜市的,特别是小吃街,这年头还没有什么地沟油,也没有化学添加剂,虽然没有味精有点遗憾,但是做出来的菜品点心也是相当可口的。

孙阳偶尔也会领着李平,带着两名保镖到夜市的小摊点上炒几个小菜,再点上一壶酒好好的享受一下生活,只不过每当这个时候,杨松领着另外一名兄弟就变得极为紧张,手使终都会放进怀里,按着那支特供的,产量极少的左轮手枪。

五九式左轮手枪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所以只能少量生产,用于保卫部队,一次装五发子弹,可以连续发射五枪,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与五九式近卫枪的效果差不多,只不过个头更加小巧一些,说是小巧,但是孙阳看来仍然粗糙,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长度都超过二十公分了,重得要命,也只有杨松他们这些精锐中的精锐才能乐颠颠的快速使用。

在小摊子上吃过饭,夜已经深了,一个个带着玻璃罩子的硕大油灯挑了起来,将这小吃街照得通亮,吃饱了喝足了孙阳带着李平乐呵呵的沿待溜达着,看着这座千年古城在没有任何破坏的情况下发展良好,孙阳打心眼里涌起一阵阵的成就感。

虽然在长安这些大城市也有城管,但是这里的城管了队伍是不打人的,只是监督各家摊位向街边靠靠,连堵了街道,还有另外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监督各家摊位在收摊的时候清理卫生,收拾得差不多才能走,不允许扔得满地是垃圾,更加精细的清扫由环卫人员处理,由于没什么利益冲突,传说中的城管与小贩之间,倒没有什么肢体上的冲突。

不过逛到了隔街的夜市时,孙阳的脸色可就不太好看了,倒不是发生了什么冲突之类的**,而是眼前这件商品,一双鞋子,一双十分漂亮的鞋子。

鞋子不大,长不过三四寸,是以鹿皮烫花染色做成,旁边还有几又丝稠绣花小鞋,拿在手上,非常的漂亮,胖胖的摊主一个劲的向孙阳推销着他的鞋子。

孙阳放下了鞋子,一声不吭的向回走,好心情全都被打击没了,李平在他的旁边叹了口气,也没说什么,至于杨松和另外一名保镖,更不会说话了,他们的任务是保护,而不是多嘴的。

这年头程朱理学还没有兴起,民间裹脚之风也不是那么猛烈,一般都是富贵人家的家眷才会让女人裹脚,做为一种时尚,而不是像明清时代那么的变态般的摧残。

小脚女人孙阳见过,不可否认,这种畸形的美确实有它存在的道理,特别蝗睛肝的女人,裹着小脚走起路来,不急不徐,行不露脚,风情万种,但是这种裹脚对人体的催残与威害却是一辈子的事情,人一但裹脚,几乎就废了,孙阳可不想自己的治下会出现几百年之后的抱小姐,脚丫子裹得连自己走路都做不到,进出全靠人抱,据说还挺流行。

自治区从来都不鼓励女人裹脚,甚至还持续着半打击状态,但是私底下总是有一些人为了追求时尚而让家中的女人裹脚,这多少有点像后世的那些非主流,自以为挺时尚,实际上,挺着人烦的。

“这事,得管管”低声说道,一夜无话,有话也不能说,次日清晨,孙阳亲自召集了律法院的工作人员,针对裹脚之风,必须要出台律法,但是在出台律法之前,孙阳必须要先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每一条律法的出台,并不是孙阳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针对于民事的,要经过行政院大会的讨论与通过,针对于军事的,是需要总参部,还有下属各部队的副职、参谋研究决定,当然,孙阳无经伦比影响力还是很有作用的,如果他强行要推出某一部法律的话,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律法院的工作人员还是给出了孙阳满意的答案,要推出这样的法律还不是很难,因为现在女性裹脚之风只在一些富贵人家推行,数量还是很少的,法律的推出固然会受到一些阻碍之力,但是绝不会太大,这些人的力量太弱小了,绝大多数人还是存着无所谓的态度,再加上又是孙阳亲自推出的,所以要通过并不算难。

很快,关于禁止自治区女性裹脚的法律条文正式出台了,对于这种针对性的法律条文,并不是那种非常强制性的,在理论上,民间还是允许裹脚的,但是一旦裹脚,自治区无论是在行政还是在军事上,都会将这批人顺延。

比如,这户人家,包括这户整个家族,都不再享受自治区的减免税务的优惠,无论是在工商还是在农业生当中,直接行宋例,全额征收税款。

而且在其它方面也要顺延,比如着火了,你们家的救火行为会排后,先救别人家,再救你们家。

再比如,裹脚之家,将不再享有报考公务员,参军等权利,现已是官员的,将会被辞退,而且不再享有伤残补助之类的一系列福利。

法律规定,现已裹脚的女人,不超过三十岁的,放脚可以不究,超过三十岁的可以不究,但是拒绝的,将在一个月后开始执行。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