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成就(1 / 2)

 234成就

在蒙古人焦头烂额的时候,自治区迎来了最大的一件事情,数十万的俘虏劳工拼命的努力着,甚至将公路分成数段,加紧加快的开工着,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长安通往临安的两安公路终于正式全线通车了。

虽然中间要渡过一道被称之为天险的长江,而且自治区也不具有长江架桥的能力,但是用采用了入蜀渡江的方式,以铁索横江,然后再用船用,两岸的码头都是经过特殊的处理的,马车可以从码头直接上船,两岸都有绞船,用数头健牛拖动,庞大的绞盘足以将大拉过江口。

由于是内河使用,所以对这种船的要求是极低的,只要能浮得起来,能承得住重量就行了,甚至直接可以用圆木做成方形了,四周再披上铁板,这样的一个大浮盘,拖过几十吨上百吨的货物一点问题都没有。

横江钢索是最后才送来的,由炼钢技术最为成熟的八星城承建,从公路刚刚修的时候八星城就在做这样的钢索,一些小江小河还好说,长江太宽了,所以这样的钢索足足做了大半年,也才做出两根来。

江索有专人进行维护,每天都涂上大量的油避免上锈,当钢索拉成的时候,就代表着两安公路正式通车了。

一辆从自治区长安发出了快速四**马车带着自治区的特产,从长安出发,承重五吨,进行快速交通测试,四五千里的路程,四**马车沿途用最快的速度行进,时速可以到达四十公里的平均速度,每天行程四百余里,只用了十二天的时间,长安送往临安的货物便进入了临安城,仅仅十二天呐,哪怕是八百里加急也就这个速度而已,往常运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休想走到地方。

这条高标准的公路正式通行,给大宋和自治区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交流与发展,沿江渡口并不仅仅是一笔收入,同时还加强了自治区与大宋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与影响是相互,大宋的文风与文化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的进入自治区,而自治区强硬式的军事力量也会影响大宋,同时还有双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大宋的家天下,自治区的国天下,各自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将会对读书人,开明人士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有的时候变革并不一定需要战争。

而通往蜀中的公路也是越修越远,大量的火药桶的使用,使得开山劈石的速度大大的加快了,虽然没有工程机械之类的现代化大型工具,但是数十万,由俘虏劳工顶在最危险的第一线,密密麻麻如同蚂蚁搬家一样,一路穿山走石,速度竟然也是丝毫不慢。

自治区对交通的重视使得所有有公路相连的地方都变得极为稳固,军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到预定的地点,甚至速度比从前骑兵赶路的速度还要快上几分,虽然自治区从来都没有对大宋露出过敌意,但是通过上一次的货物运输测试就可以看得出来,若是自治区愿意的话,可以依托这条交通要道,在十几天之内就可以兵临临安城下。

这条公路在协议当就提起,由双方共有,而且也由双方共同保护,所以在沿途关键地点,都有自治区与大宋双方的军队在驻守,甚至在长江口处,还有一千名自治区的精兵步兵在防守,两岸各五百人,这部分人装备精良,而且他们所有的军粮都是由自治区直接供给,当然,也会在当地采购一些食物,这些防御部队是一年一轮换,根本就不具有收买的价值。

自治区庞大的南洋开发计划也因为两安公路的修通,而有了大跃进式的发展,沿海的几个造船厂也利用此前的一些原材料造出了三艘大船,虽然这年头航海的风险太大,但是只是到吕宋而已,可以沿着海岸线行走,一直走到台湾,在台湾稍做修整,初充一下食物与饮水,然后再一路开到吕宋岛去,这一路都属于内海,危险性还没有那么大。

石门之战的那些俘虏直接塞到了蜀地去修路,又增加了不少人手,而另一部分俘虏是修建两安公路的,这一路上,那些俘虏,特别是外族的俘虏,在穿城过镇的时候,着实见到了属于中原文明的繁华,确实都被震住了,现在就算是打他们也不走了,在工作当中就算是被同化了。

而南洋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些算是比较乖巧的异族俘虏,蒙古虏俘除外,其它人重新整编了一支二十万人的俘虏队伍,抽调了一支一万余人的后勤部队押送,分批前往吕宋,进行吕宋的大开发。

孙阳亲自向他们做出了承诺,只要在南洋干上两年,当地的主管军官给出优秀的评价,他们就可以脱离俘虏的身份,成为真正的自治区公民,享受自治区公民一切应有的权力和责任。

这个消息着实是给了这些俘虏很大的希望,只要有希望,活着就有奔头,干起活就更加的努力,出力出得也更加的来劲,一批批的俘虏被送往吕宋,在吕宋建起了一个个的农场。

这些农场初步形成了规模之后,会从自治区内部进行移民,愿意去的,自治区给捞路费,而且还可以分到一个农场,可以利用当地的土人进行劳作,土人的数量毕竟很少,而且还很懒,不好用。

在这方面,就需要与大宋与行联系了,大宋虽然富庶,但是这些年的战乱下来,几乎打烂了底子,征收各种税款用于战事,着实逼反了不少人,流民难民的数量不少,虽然在与自治区进行深度合作以后,特别更加重视商税以后,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在民间,吃不上饭,活下去的难民仍然不少,收入厢军当中,只是徒耗钱粮。

而自治区又面临着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局面,所以大量的劳动力只能从大宋那里进行征集。

自治区与大宋的官方同时做出征集的告示,双方联合做保,保证到了南洋工作,可以天天吃上米饭,顿顿都有肉,甭管是猪肉牛肉还是鱼肉,反正都是肉。

后者自治区还是很有保证了,由于航海的发展,特别是火炮开始在船上装载以后,就连铺鱼叉都可以做成更大号的,海上猎鲸已经不是问题了,一头鲸鱼可以出十几吨的肉食,吃不了的吃,再加上皮料、油脂等,渐渐的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这年头好像除了装了炮造了大船的自治区,好像还没有谁能够捕鲸。

联合发布的告示一出,着实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自治区这些年因为大批量发行报纸的原因,使得其名声在外,而且信誉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中国人的侵略性一向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很差,有句话叫做故土难离,有一种刑罚叫做流放,离开家乡数万里,几乎与流放没什么区别的,但是在自治区的各种鼓动再加为了寻找一条活路,大量的难民报名,只要一旦报名,就会被纳入到自治区的保障体系当中,着实让大宋的压力为之一缓。

大宋方面也不是没有想过了抑制自治区的发展,但是在自治区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在绝对力量之前,任何谋略都显得那么的苍白,特别是两安公路的修通,这种情况越加严重了,可以说大宋国防完全向自治区敞开了,而且大宋还无法拒绝。

本来在两安公路修到一半的时候,朝堂之上,关于公路之争反对派一度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眼瞅着就要封死这条公路了,但是两月一结算的帐单被送了过来,资金也押送上路,大笔的资金收入就摆在眼前,而且还仅仅是一半而已,再加上公路所过之处,商贸变得极为发达,税收了突飞猛进。

国库空得已经能跑耗子,民间压力达到了一个极限的时候,两安公路创造的利润和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大宋明知是饮鸠止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喝下去,何况饮的未必就是鸠血,说不定还是美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