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起争端(上)(1 / 2)

 端午节的晚宴上,王允向所有的来宾和府上府下的人宣布收我为义子的消息,众人皆大欢喜,纷纷上来给王允敬酒。因为高兴,王老头多喝了几杯,最后举杯的手都有得瑟了,我示意王凌和我一起把王允搀往后宅。</p>

路上,我不失时机的问王允道:“义父,你看蝉妹和吕布的婚事是不是定一下?”</p>

王允还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道:“既然丁老头有此遗愿,我也不想违了故人之托,回头我定然会和蝉儿的,想来蝉儿乖巧,也不会反对为父的意见。不过,现在并州众将还在监视之中,即便蝉儿答应,他俩也要晚些时候,再婚嫁的事。”</p>

我一听王允酒醉了还能出这番话来,看来想糊弄这老头还真不容易,不过王允的也算有理,现在吕布确实还没有脱开“反贼家属”的声名,让他立娶京城第一美女,估计肯定是要有人来害他的。反正,现在王允算是答应了嫁女,貂蝉也松了口,那就好饭不怕晚,再等些时日又能如何!</p>

安顿好了王允,我又去看了看仍在昏迷之中的王福。王福自重伤以后,便一直被我寄养司徒府,现在虽然我也有了府邸,但是重伤之人不宜轻动,所以便仍留于司徒府中。因为我乃司徒府上的座上宾,下人们便也高看王福一眼,对其照顾有加,虽然其还未醒,但是身上的硬伤明显有好转迹象。看了仍处于昏迷中的王福,我心中有些难受,可以这孩子在我身边的日子里,忙前忙后对我服侍入微,没事还被我的“欺负”一下,如今却因为我的缘故,弄得和个植物人似的,心中着实难受!于是交代了王凌,继续用最好的药帮我治疗王福,钱的事不用他管,我将军府上有的是。王凌也喝了不少酒,有些不高兴的道:“义兄的哪里话来,如今我们已然是一家人,还分得什么司徒府和将军府,我看得出你拿这位兄弟当亲兄弟看,那么我便也会拿他当亲兄弟,他的事你不用管了,如果治不好他,我陪着他一块死!”(王凌和王福同年,都是十八岁,只是王凌的生日稍大,后来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从我这论,也可称为兄弟!)</p>

听王凌这么一,我心中感动,道:“好兄弟,多劳你费心了!”</p>

王凌又不高兴的道:“义兄你怎么还这样话?”</p>

我一听,心里又是一热,拍了拍王凌的肩膀,没再话,转身出府去了。</p>

骑马赶往宿卫营,虽然天已然不早,但是还好因为今天过节,宫里也有人去街上看热闹,所以北宫的朝阳门还没有关。我到了宿卫营,找到了吕布,和他他与貂蝉的婚事基本定了,只是还需要等些时日才能完婚,吕布听了高兴的手舞足蹈,好玩极了。而后,我在兴高采烈的吕布陪同下,作为宿卫军统领第一次进行了防务巡查,情况不太乐观,竟然有几处脱岗现象,我没让吕布声张,只是让他把脱岗的人好生记下。接着,便回右将军府了。</p>

回到府里,被吕布替回来喝酒的酒鬼将军们都很听话的喝醉了。我回了房,因为现在我已然是将军府的老大,不用再装模作样的睡觉给谁看,所以我又开始通宵读书了,只是闲书少了,多了一些兵法!</p>

端午节后,过了六七日,王楷从汝南回来了,带来了一封刘辟给我的信,又看到刘辟的信,我知道太初应该是明白了我的意思,不再责怪我了!</p>

“大汉右将军王成在上,汝南太守刘辟顿首。见将军大人来信,下官深感君恩,能于百忙之中仍然惦念下官及在下教内之事,实令在下不胜感激,更觉无以为报。您所瞩之事,在下已然开始着手办理,劳您费心,再次表示感激。而今将军大人居于朝堂之上,在下于汝南为官,还望将军大人以后多多提携,则刘辟必携汝南老少涕血以谢将军之恩。此外,前者您所托保管之物,想来现在已无须在下多事,特交于王先生带回,奉还将军。最后,祝愿将军大人身体健康,步步高升。”</p>

我看完了信,一种莫名的痛自心内传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了官阶的高低之后,朋友就不像朋友,兄弟也不再像兄弟了!刘辟没再提帮我找人的事,也没再让我去汝南的事,更没再向我提张鲜儿,我感觉有一堵巨大的墙,把现在的我和刘辟隔绝开来,让我们变得陌生、客气!</p>

王楷见我读完了信,有些落寞,从怀中心的掏出一个锦囊递给我,道:“这是刘太守让我带回交予主公的,此外,刘太守还送了不少礼物给您。”</p>

看到那个熟悉的锦囊,我知道里面装的是那七颗鹅卵大的东珠。这些珠子,我是真心赠予刘辟作为感谢的,没想到他竟还了回来!又听得“礼物”二字,更加的不爽,刘辟竟然和我玩起了“贿赂”这一套,于是对王楷道:“王先生你一路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