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九霄龙吟惊天变第三百零三章 增兵(2 / 2)

民国岁月1913 夜深 0 字 2021-11-07

王士珍在一旁点点头,表示赞同段芝贵的判断,本有几个被方子达的话吓了一跳的人刚前还有些忐忑不安,见军中两位大佬如此肯定,这心情一下子又兴奋起来,同时把不解的目光投向方子达,心里琢磨这方子达今天是怎么了?平日里精明异常,怎么今日说这样的话,难道他是语不惊人不休么?</p>

感受着众人异样的目光,方子达淡淡一笑,开口道:“诸位,我并非说这战争胜负还有变数,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角度分析,这场战争的胜利已是肯定。但诸位都是国家要员,从西方人的角度来说就是政治家,政治并非只有战争,战争是手段,而政治才是延续。请诸位试想一下,假如战争胜利后,我中华民国又如何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其利益呢?当然,有人会说,早在出兵前,内阁就同协约国签订了协约,在协约中已经注明了战胜后的利益分配。但大家不要忘记,西方国家有一句话‘协议自签订起就是用来撕毁的’。一纸协议,它的可靠保证究竟是多少?难道有人能拍着胸口说万无一失么?何况这协议签订的时候,美国还未参战,日本也没出兵,如今美国正式参战,日本恐怕出兵也就是这几天了。就如同一个蛋糕,就这么大,本来是三个人,现在又跑来二个人,而且其中一个还是大胃口。”</p>

耸耸肩,方子达作了个奈何的表情,内阁众人顿时一愣,脸上的喜色渐渐褪去,露出深思的表情。</p>

这些人都是从满清时期过来的,洋人的翻脸比翻书还快他们个个都领教过,别看这些洋人们平日里一个个绅士的模样,口口声声民主、文明什么的,可这心比任何人都黑,胃口比谁都大。方子达的顾虑不是没有可能,洋人求人的时候什么话都好说,一旦利用完了把你一脚踢开,这种事之前不是没有发生过。</p>

一直没发言的廖仲恺看着方子达,再瞧瞧露出深思的宋教仁,心里暗叹了口气。和方子达相比,宋教仁除了个人魅力和组织能力外,其他方面实在不如方子达,尤其是政治的敏锐性,作为一国总理,这种情况应该是由他宋教仁首先考虑到,可事实是宋教仁在会议开始就沾沾自喜,满脑子都琢磨着战争后的好处。而只有方子达冷静判断,预先想到了最糟糕的结果,并在这种时候出言给大家泼冷水,以令众人清醒面对现实。</p>

微微摇头,廖仲恺一时间有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他潜意识中渐渐觉得方子达取代宋教仁或许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并未去深想。</p>

“依鄣明看,如何做比较妥当?”廖仲恺开口问道,宋教仁微皱起眉头,在他看来廖仲恺不应该问这话似的。</p>

抽了口烟,方子达的目光向段芝贵和王士珍望去:“部长、参谋长,第二批远征军听说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是不是?”</p>

王士珍作为总参谋长是制定计划的最高负责人,当即点头道:“按照计划,等双十节过后三日正式出发,这次后续兵员有两个师,加上后勤等共计6万余人。”</p>

“少了,太少了。”方子达摇头道:“我建议立即修改计划,将在1919年元旦我中华民国赴欧远征军必须达到3040万人之众,只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手,等战争状况到最终转变的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筹码坐到谈判桌上,以分得一块属于我们的蛋糕。要知道,这个世界靠的不是施舍,也不是什么幸运和小聪明,国与国之间靠的是实力,你没有实力,一切全是空的,签字的条约同样可以被撕毁!”</p>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不语,方子达提议远征规模一下子增加三倍甚至还多,这样庞大的计划谁都不敢立即表示赞同。可是,方子达说的也对,和洋人打交道,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根本没用,对方说翻脸就翻脸,到时候出人出力又出钱的中国什么好处都落不着,他们这些内阁成员还不得被国民给骂得狗血淋头?</p>

“我赞同!”总参谋长王士珍第一个表示同意,接着国防部长段芝贵也点头赞同。这两位军中大佬的发话顿时让内阁中倾向方子达的力量得到了绝对多数,宋教仁虽然不想方子达在这事中多出风头,可在眼前这种情况他也无法出言反对,踌躇一二后也点了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