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九霄龙吟惊天变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中国人的善意(2 / 2)

民国岁月1913 夜深 0 字 2021-11-07

一开始,蒋志清没有奢想陈果夫能一步登天,只是觉得由他出面推荐再怎么着方子达能给陈果夫一个不错的职位就很满意了。谁想到当方子达听陈果夫后对他起了兴趣,特意招他从上*海赶来见了一面。双方面谈结果很不错,没过几日方子达就以kmt党魁身份吸收陈果夫入了党,并且任命他为安全局副局长。</p>

安全局局长位置暂时空缺,陈果夫这个副局长实际已是执掌安全局的第一人物。整个安全局除部分内勤人员从原特工处抽调外,其余人员将从警察专科学校、中央军校和新建立的安全局下属培训中心产生,以和以前的特工处相互独立。</p>

把邓尼金部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这是周元良作为情报局局长上任后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在邓尼金围困莫斯科失败后,方子达就开始对这事进行安排。如今的俄国除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还掌握在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手中,位于欧洲的富饶国土基本已被苏维埃政权所掌握。不要看邓尼金一时间占据上风,但其失败在一开始就是注定的。要知道布尔什维克的鼓动、组织能力和红军的战斗力方子达要比这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p>

邓尼金要救,而且是必须救。只有邓尼金在,苏维埃政府就无法立即对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俄国现在虽然在国土上一分两半,可和苏维埃政权相比,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除了拥有国土和逃亡东方的大量国民外,其基础工业、农业、商业甚至军事实力上根本无法和苏维埃政府相提并论。要想达到和苏维埃政府抗衡的地步,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只有用邓尼金来牵制红军,才能获得这段宝贵的时间。</p>

为了救出邓尼金,周元良也没少动脑筋。在方子达的授权下周元良还和远在欧洲的汪季新取得联系,请汪季新出面帮忙同奥斯曼帝国政府和亚美尼亚反抗军接触,在必要的时候配合邓尼金从高加索地区撤到奥斯曼帝国境内,再经里海迂回甩掉追击的红军,由东重返俄国。</p>

汪季新这人或许在军事上没什么建树,玩政治手段也不是很高超,不过由他来做这种事倒也是恰好。</p>

由于国内的阿拉伯起义,奥斯曼帝国实际上已经退出了欧洲大战,而且在欧洲大战眼看就要结束,同盟国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奥斯曼帝国上下在悲哀的同时也在找寻各自的出路。</p>

虽然汪季新背后代表的是中华民国,可如今的中华民国在协约国内部的地位已得到了提升,再加上中国远征军在欧洲战场的出色表现,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奥斯曼帝国贵族们吃了根本瞧不起他们的协约国英、法等闭门羹后,对中国方面的私下交涉如同抓到根救命稻草一般兴奋。</p>

况且,一个帝国的崩溃往往还伴随着政府、军队的混乱和**。汪季新没花多少力气就用金钱开道收买了对方。至于亚美尼亚反抗军的接触就更加容易,在许下一些好处,又送了批他们极需的枪支弹药后,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协议。做完这些事,周元良派出人员密切关注在高加索的战况,当邓尼金败局已定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联系了远东的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为女皇陛下献上了这份“礼物”。</p>

邓尼金作为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重要一员,女皇陛下当然不会放弃她的忠心臣民,只不过发生在高加索地区的战争她根本无法救援。就在女皇陛下得知邓尼金战败而逃,为之伤心流泪的时候,周元良的“礼物”到了。</p>

能够救出邓尼金,这是女皇求之不得的,在感谢中国政府的帮助时,女皇陛下很明智的听取了周元良所派特使的建议,立即联系邓尼金按照中国人安排的后撤路线行动。就是这样,邓尼金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柳暗花明,率部逃脱了红军追击。虽然最后他的部队损失极大,可最终还是有4000人的精锐力量保存下来。退到巴尔咯什湖的邓尼金跳出了红军的包围圈,获得难得的休整时间和生存空间。同时巴尔咯什湖地区离中俄边境并不算远,中国政府不仅可以通过边境向邓尼金部输送他极缺的弹药和物资等用品,甚至还通过女皇的渠道传达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默许邓尼金部借道中国边境地区进行战术迂回的善意。(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