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三百六十章 尖刀(1 / 2)

民国岁月1913 夜深 0 字 2021-11-07

 看着叶挺和邓演达斗嘴,白崇禧和张治中嘴角都微含着笑容,仿如旁人一般也不插手。</p>

随着叶挺和邓演达两人的意见,其他军官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讨论内容就是对于这个情况是怎么回事,而且俄罗斯帝国政府和苏维埃红军双方各可能作出的反应来进行推导之后的战况。</p>

七十八团组建之日起,这支部队就肩负着各种新式战术的演绎任务。其中,以机械化装备,也就是坦克等新式装备为主导、步兵协调作战的新战术当然也是七十八团的主要针对目标。</p>

方子达清晰的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数十年,将是一个对传统军事战术起到颠覆变化的时代。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初期,战场上机枪的大幅度运用,原本在陆军中占极大比例的王牌骄子——骑兵已逐渐退出了作战舞台,除在一些特殊战场上运用外,骑兵冲锋这种延续了数千年的战术在金属风暴式的机枪扫射和战壕的掩护下已经变得成为一种纯粹自杀行为。</p>

经历欧洲战场的残酷现实,现在许多国家已着手大幅度销减骑兵在陆军中的比例,从增强步兵的火力、机动配置,以达到取代骑兵的作用。同样,在西线,随着坦克这种武器的第一次面世,欧洲战场中经典的战壕、铁丝网战术也将随着这种战争怪兽的出现而变得脆弱无比。虽然在欧洲战场上的坦克仅仅只是个实验品,无论其火力、速度、突击作战能力还远远没达到后世的效果,可不能否认,坦克的出现是军事史上一次重大变革。</p>

在历史上,数十年后德国首先对于坦克在战场上集中运用,并从坦克战延伸到全面机械化作战。也就是在二战中德国人所使用的“闪电战”,这些面貌一新的新战术完全颠覆了之前的作战理念,再加上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等先进武器的高速发展,战争将从简单的地面交战转外陆、空协同作战,和海、空协同作战,甚至是海陆空作战的方式。</p>

方子达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不能否认他在这个世界上有无人可比的前瞻性,对于军事的发展和方向,他能够给出最正确的目标,但如何要实现这个目标,那就得靠国防军的军人们和战场实战来验证了。</p>

</p>

在方子达的国家军队建设计划中,海军方面已经接收了从欧洲运回的军舰,并且重新组建了新的中央海军军校。在欧洲战争中,得到“红利”的中国人在造船工艺上有了大幅度进步,再加上中国政府从欧洲搜罗的大批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学家。江南造船厂已经开始实验性地建造小型航空母舰,根据计划,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中国就将拥有一到二艘能够投入战争的航空母舰编入海军序列,再加上接收的德国军舰和国产各类辅助舰只,中国就能拥有一个完整的航母编队,从而彻底扭转远东海军的实力对比。</p>

空军方面,在军事研制基地也进展顺利。今年年底,最晚明年年初。中国的中央航空学院也将成立,随着已比在欧洲战场中飞得更快、飞得更远、攻击更强大、装备更先进的飞机出现,无论是航空母舰的飞机需求或者说和陆军协同作战的空军组建已经近在眼前了。</p>

这些话说的似乎远了些,让我们重新来看七十八团的情况吧。前面说过,机械化作战是七十八团的重要战术演绎任务,在白崇禧的训练下。这种新式战术已初步被七十八团所掌握,虽然没有在战场上经历实战,但经过推演和多次演习,对于在欧洲战场中大量运用的战壕铁丝网战术如今对于七十八团来将已不值得一提。</p>

不过,由于现在的情况特殊。七十八团北上并没有装备坦克等战车,一来是担心军事泄密,二来是现在的坦克等战车在设计上还有很大的不足,根本无法进行这样的远途跋涉。不过,就算没有坦克这种重型武器,七十八团依旧拥有强大的实力,同样也没把小小的战壕看在眼里。</p>

白崇禧相信,凭借自己士兵的能力和手中的各种武器,要突破对方的防线不算太大的难事。但没有坦克这样的重武器作为开路先锋打开突破点,在战场上七十八团的部分伤亡是难免的。北上的七十八团有近5000人,除去参谋、后勤和文职等等,能全部投入战斗的人数在500人左右,再除去团部直属警卫连和预留的预备队,一次最大投入战斗人数大约在000人左右,也就是二个加强营。这个数字同苏维埃红军的师级投入兵力数量相差不大,但不要忘记,白崇禧他们来到这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白崇禧绝对不可能把自己手中宝贵的兵力放到和对方消耗的战术上去,就算一换三甚至一换五,七十八团也不会干这种亏本生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