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四百三十七章 对自己要狠(2 / 2)

民国岁月1913 夜深 0 字 2021-11-07

这种战术使用方法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伏龙芝几乎是不把人命看在眼里,要知道在他的指挥下,担任进攻的红军新兵们伤亡率极高,往往一个营撤下来的时候其幸存者只有原来的一半,这还不包括伤残的士兵。</p>

如果是普通军队,在造成0%伤亡率的程度恐怕早就崩溃了。但不要忘记,伏龙芝指挥的是有坚定信念和钢铁般意志的苏维埃红军。这样的部队不要说50%的伤亡率,就算是打光拼光都是有可能的。何况,在进攻中,伤亡率虽然大,可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和俄罗斯帝国政府军相比,苏维埃别的不敢说,人有的是。不断从后方拉来的新兵远远从人数方面绝对压倒对手,就算以换1,甚至换1、5换1……,对于伏龙芝来讲都是值得的。</p>

伏龙芝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他不愧是斯大林最为看重的将领。前几次战役证实,红军在兵员素质和战斗力方面不如对手的弱点暴露无遗,何况如今中国政府又已向苏维埃宣战,如果按照军事训练方面来看,要把一个刚刚拿起枪的新兵正常训练成一个老兵,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根本不够。那怎么办呢?只有让这些新兵直接上战场训练,用血和火使得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p>

的确如此,伏龙芝这种手段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并效果显著。这也是俄罗斯帝国政府军面对攻击越来越吃力的主要原因。把新部队拉上去,打残一半后撤下来重组整编,接着再来,这种手段使得伏龙芝在最短时间内拥有了几支经过战火考验的精锐部队。</p>

后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维埃也同样使用过这种战术,无论是保卫斯大林格勒还是莫斯科的战役中,横扫欧洲诸国,天下无敌的德国人在这种战术下给碰得头破血流,从而功亏一篑。</p>

白崇禧否定了男爵的提议,因为他看清了伏龙芝的企图。这个对手远比当初的对手更强大,更狡猾,故伎重演非但无法取得效果,弄不好反而遭受巨大损失。</p>

这个时代,由于营养原因,夜盲症发病率极高,虽说中国军队和俄罗斯政府军的后期补给较好,但部队中依旧有不少人有夜盲症。至于苏维埃红军那边就更不用提了,连吃饭都勉强的红军部队夜盲症发病率更高。可不代表红军因为这样就失去了夜战的能力,从战场情况来看,伏龙芝早就预备着这手了,他把大部队摆在后面严阵以待,主要就是防备对手夜袭,再加上大量骑兵和精锐步兵师在四周游动,要想瞒天过海故伎重演绝不可能。</p>

接收防线后,面对伏龙芝的反复进攻,三十九师和四十五师防守起来并不吃力,甚至在有些时候还能打个小反击,给对手增加伤亡之类。可面对伏龙芝的这种战术和源源不断的人海支持,白崇禧也觉得头痛万分,他怎么想都想不出如何彻底解决眼前局面,打破僵局的办法。</p>

“白建生碰到难题了……。”</p>

总参谋部,吴佩孚手里捏着从西伯利亚发来的电报,眉头打成了结。他也没想到苏维埃红军会用这种战术来打仗,初看起来匪夷所思,可仔细一琢磨又无法可解。</p>

假如己方的兵力有足够压倒对手的力量,那么伏龙芝这招就根本不足为惧。但现在恰恰相反,多次增兵的苏维埃红军在西伯利亚防线的兵力已远远超过了防守一方,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样一来就散是再优秀的指挥官都无能为力。</p>

“老毛子还真是狠呀,不把人命当人命,玩硬碰硬的把戏。” 吴佩孚郁闷地暗骂了句,同时也佩服伏龙芝的决断,在眼下中国政府没有做好北进准备,而远东政府又因为托派武装整编的过程无法调集大量部队开赴前线。伏龙芝以一流军事家的嗅觉敏锐察觉到了这点,毫不迟疑施展出这个战术来。假如换一个人,恐怕都无这样的眼光和勇气。</p>

“怎么了将军?” 克卢格见吴佩孚神色有些不对,忍不住问了句。</p>

“你看看这份电报吧……。” 吴佩孚随手把电报递给了克卢格,长叹摇了摇头。(未完待续。。)(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