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贾老太太出马(1 / 2)

 王夫人这么说着,一边看老太太的表情,见贾老太太点点头,才继续说:要说家具得新打,可是衣服帐幔什么的,咱们库里现成的料子,家里这么些针线上的人,自己做的,不比外头置办的好?</p>

贾老太太又点头。</p>

王夫人再接再厉:头面什么的,我和大太太凑凑也能拿出些宝石珍珠的,然后再贴上钱去打,也能省下不少呢。</p>

贾老太太终于开口了:老大的意思是全部的嫁妆都要支取现银去置办?</p>

王夫人知道自己成功了,就说:大老爷的意思是一次支出一万两现银,然后大老爷自己全部自己置办。</p>

虽然说大老爷和大太太是二姑娘的亲生父母,可是好歹二姑娘也在我跟前长了这么大,我这做婶子的,也……</p>

贾老太太虽然不喜欢王夫人,但是真要办事,宁可找王夫人,起码表面的要个脸面,不想贾赦两口子连脸也不要的。</p>

贾老太太就说:你说的很是。</p>

贾老太太其实心里很气,虽然贾府的姑娘出阁有个旧例,可是东西是那么多东西,从哪里出就没规定了。</p>

贾府这样人家,什么都有个旧例做标准,就是当年贾敏出阁,官里也就走了一万两银子。</p>

剩下的都是贾老太太自己的陪嫁分出去,还有她婆婆留下的陪嫁,她自己的私房,还有老国公的私房什么的。都是两夫妻偏爱女儿,填补的私房。当然私房是从哪里来的就没人敢管了。但是名义上都是走的贾老太太夫妻的私房名义,贴补给女儿做嫁妆的。</p>

就是说规矩就是规矩,剩下的你可以灵活运用的。</p>

迎春是庶出,自然没有母亲的嫁妆贴补了。但是贾府的规矩嫁妆数目还是应该有的。</p>

于是贾老太太又把贾赦夫妻招来:二姑娘的嫁妆你们打算怎么办啊?</p>

那贾赦马上说:儿子只等账上的支了银子就给迎春置办。</p>

贾老太太就说:你打算支取多少啊?</p>

贾赦看看贾老太太神色如常,想:一直说母亲最疼孙女,既然是女儿的嫁妆。老太太应该不会拒绝,就说:迎丫头的嫁妆,当然按咱们府里的旧例来。儿子不敢超过的。</p>

那是多少?贾老太太追问。</p>

贾赦心里有些打鼓了,但是还是说:当然是一万两,当年敏妹妹出阁也是从账上走了一万两的。</p>

贾老太太居然点点头:你还记得啊。当年敏儿出阁可不是从账上走了一万两的。</p>

贾赦心里暗喜,就说:那儿子什么时候能支到银子。母亲您知道迎丫头的亲事办的急,年底就要过门的。这嫁妆怎么也该准备了。</p>

贾老太太盯着贾赦说:你就这么容不下二丫头,这么急急忙忙的就把二丫头嫁了,也不怕亲戚旧故的笑话?</p>

贾赦有些讪讪的说:不是二丫头年纪也不小了么,怕留在家里,人家也笑话。何况影响她妹妹们说亲不是。</p>

贾老太太冷笑:亲事都定下了,谁还会笑话?别说三丫头还没定了婚事,就是定了婚事,按咱们这样人家的规矩走一遍,也得有些日子呢,你弟弟弟妹她们是不会着急的。</p>

贾赦当然听的出贾老太太的讽刺,心里不是羞愧,却是气愤,你就看着老二夫妻好。什么都好。</p>

于是贾赦赌气说:现在已经和孙家定好日子了,也不好改了,要不迎丫头到了人家家,怕人家挑剔她的。</p>

你这么急着把姑娘家里,不怕女儿到了人家家被轻视么?贾老太太心里生气,但是也不好再说已经成为事实的事。只是轻轻哼了一声。</p>

然后贾老太太言归正传:按规矩二丫头的嫁妆一万两也对,可是你打算全部都到外头置办去?别的不说,就是衣服帐幔的,咱们这样的人家能全用外头的?还有奁田,你也现成买去?这么近的日子了,能买到什么好的?</p>

贾赦就狡辩说:二丫头是庶出的,她娘也没个嫁妆给她留下的,奁田可不是得现成买去,怎么好分了咱家的庄子?</p>

贾老太太冷冷的看他一眼:这急着买的东西,如何能保证是好的。奁田怎么也的要我们自己的老庄子,要不二丫头这性子哪里管得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