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禅让大典(2 / 2)

听到这话,竹下靳的气焰顿时一弱。毕竟此时众目睽睽,他如何敢拔剑杀人,否则,后世史官如何粉饰,篡国这个名头都甩脱不掉了,这是竹下靳不愿意看到的。</p>

而且,姬天心身后跟随的十几人全都是金丹期高手。为首的两人分别是魏信陵和韩无忌,这两人竹下靳倒不放在眼里,可是两人身后全都是金丹七层以上的高手,有几个还是金丹十层,竹下靳不得不忌惮。</p>

姬天心冷哼一声,随后目光掠过竹下靳,看向四周的民众。姬天心从袖中掏出一份卷轴,泪水滴滴答答的落了下来。</p>

她知道这份卷轴的意义,她也知道这卷轴宣读过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可是,她别无选择!</p>

“宣,我父王遗诏!众臣民听旨!”</p>

高台上,一身孝服的姬天心高举一卷明黄色的卷轴,看到这卷轴,大晋国的臣民都知道,那是晋王的诏书,于是一个个都习惯成自然的跪伏在地上。</p>

除了不用下跪的外国使节等人,在场唯一站着的就是竹下靳了。</p>

竹下靳面颊抽搐的看着周围黑压压跪伏在地的人群,他没想到,那个消失不见的晋王还有这么大的威望,一道诏书,就能令万民跪拜。</p>

“竹下靳,先王遗照在此,你是跪着听呢,还是站着听呢?”</p>

姬天心言辞尖锐的向竹下靳问道。跪着听,自然是臣子之礼,站着听,自然是不把先王放在眼里。</p>

竹下家族本就是大晋国的臣子,即便有禅让,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而姬天心手中的诏书是先王所留,于情于理,竹下靳都该以臣子之礼跪听,否则,就是对先王不敬,无形中便坐实了谋害先王,野心篡国的罪名。</p>

还没得意多久的竹下靳一点点,一点点的弯下了脊梁,曲折了膝盖,头颅低低的垂下,语声阴冷的说:“臣……听旨。”</p>

姬天心运功震开脸颊上的泪水,朗声向大晋国臣民和列国使者宣读诏书。从那熟悉的语气和用词,所有熟悉晋王的人都知道,这份诏书的确是出自晋王之手,而且,这份诏书是晋王之女姬天心拿出来的,绝对不是伪造之物。</p>

诏书的内容无非是晋王追悔执政期间的一系列过错,以至于大晋国日渐衰落,不复往日辉煌,是以,他向臣民致歉,恳求原谅。</p>

听到这一段,现场一般的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天下君王虽多,可是真正能放下姿态认错的有几个?能向草根百姓道歉的又有多少?</p>

姬天心的诵读声略微停了停,因为,她自己也泣不成声。</p>

一旁的竹下靳稍稍松了口气,原来,姬天心只是宣读这封罪己诏,而不是要与自己不利。</p>

歇了歇,姬天心继续读到晋王的遗命:封魏王、韩王、赵王,并册封天机门、鬼谷派、长清宫为三国镇国教派。</p>

大晋国的臣民呆了、其他国家的使节也呆了、竹下靳只感到五雷轰顶外焦里嫩。</p>

“王封王,简直是闻所未闻,胡闹!胡闹!”</p>

“魏信陵韩无忌都知道,可这个赵嫣然是谁?老赵我刚出生的儿子还没起名,干脆就叫赵嫣然吧。”</p>

“那分明是女人的名字,你好意思给你儿子用?”</p>

“胡闹!这更胡闹,怎么能给女人封王!岂有此理!”</p>

相对于大晋国民众的反对,列国使节却有人赞同的点头说道:“大晋国幅员辽阔,又有三个大派,一分为三。可是多年来,大晋国内彼此倾轧,矛盾纷纷,所有的国力和精力都浪费在了内耗上。倒不如一分为三,三派各归一国,赵魏韩同出一源,也能互相扶持,晋王糊涂一世,临终倒是下了一招妙棋。”</p>

“此言有理!表面上是一分为三,可实际上三国领土都与大齐大宋相若,有大国底蕴,又有大派扶携,国力不但没有损耗,反而平添三倍。三国同气连枝,假以时日,这天下绝非大齐一言之天下。”</p>

“其实还有一点。晋王分封三国,三国名义上还是归属晋王室,竹下家族若对王室不利,三国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否则这三国就要背负忘恩负义的恶名。如此一来,王室虽失却领土,却保全了宗祠。若是竹下家族篡夺了江山,只怕第一个就是要收拾王室成员。”</p>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魏信陵和韩无忌重重叩首,近乎大吼的说道:“臣,领旨谢恩!”</p>

而这时,竹下靳也一脸狰狞的站了起来,手中,太阿剑已然出鞘。</p>

人群中,嬴战和游啸风也慌忙向前靠拢。他们,决不允许姬天心有丝毫不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