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韩家麟带个人来了(2 / 2)

正高兴之时,金副官带着一衣衫破烂的后生,兴冲冲闯了进来,那后生冲着马占山大叫:“父亲,父亲。”</p>

马占山正伏在地图上,抬头一看,我的天呀!上去抱住那人肩膀:“啊呀!家麟呀!”</p>

这年轻人就是韩家麟。</p>

韩家麟字述彭。</p>

一九一四年冬,述彭的家乡梨树县闹土匪,吴俊升部骑兵第二旅第三团少校连长马占山剿匪路过和尚屯,住在韩家。述彭祖父认为良机难得,就请马占山在男孩子中挑一个去当差,马占山选中了韩述彭,并收他为义子,时年十六岁。</p>

述彭到部队后,为马占山亲随侍从兵。由于他工作勤奋,学习努力,义父非常欢心,保送他到“东北军官养成所”学习,毕业后升为尉级军官。以后随马占山转战多年。一九二三年升为少校副官。一九二五年随马占山平定郭松龄反奉荣立战功,一九二七年升为中校副官长。述彭为人颇正直,忠于职守,从不欺上瞒下,仗势欺人。他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对同事均以诚相待,因而博得好评与尊敬。人有所求只要合理正确,则鼎力相助;如有不法的情形,亦直言不讳,说明道理,进行说服教育,因而深得马占山的信任和器重。</p>

一九三○年述彭任上校副官长时考入沈阳“东北高等军事研究班”(相当陆军大学)学习。在校期间,学习勤奋,成绩优良。</p>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与同学马荣久(万福麟的副官)设法逃出奉天。然后化装潜回家中,随即携带家属从沈阳逃到皇姑屯乘火车到达北平。</p>

到达北平后,韩、马二人立即去东北军五十三军司令部,面见万福麟。主动请求万批准他返回黑龙江省原部队,找马占山将军抗日。不久,万福麟委任了述彭为五十三军上校副官长。当时,他本可以太太平平地去北平做官,和家一起安乐生活,可他却数次要求返回黑省抗日,终获批准。</p>

张少帅和万福麟主席与马占山之间,只能通电报。张与万当时急需了解黑省抗日详细情况,以便对战局作出重要部署指示。因此,张、万批准了韩述彭的请求,并派他为专使,负责给马占山传递机密指令。述彭冒险辗转回到黑龙江省。</p>

马占山见韩家麟回来了,高兴得直搓手,指着李卫东谢珂等人说道:“儿啊,这是你的几位叔叔,都是干爹拜把子的兄弟,快招呼。“</p>

韩家麟对众人一一见礼,李卫东的年纪比他还小,被他这一声叔叔叫的,有些不好意思。</p>

马占山又道:“家麟快说,北平那边怎么样?”</p>

韩家麟撕开鞋帮,掏出万福麟的绸带秘信,简要说了北平情况。信上说的是:北平张司令长官,时时刻刻想念江省父老,只是道路为日军阻断。此次冲突,已为国际关注,总司令正与列强外交解决。对于张逆海鹏须迎头痛击,但对于日军务取谨慎态度,不可扩大事态。</p>

李卫东、谢珂,朴炳珊,眼睛也全在信上,却不好凑太跟前。朴炳珊性急,问:“北平,可有打的意思?”</p>

马占山将信递给李卫东,没有说话。</p>

见空气异常沉闷。韩家麟回头说:“干爹,我还给你带来一个人。”</p>

马占山这才看见旁边还站个文文静静的俊俏后生,“这人是……”</p>

“我的好朋友,姓李叫李继渊。是从哈尔滨来投军的。”</p>

“投军的,”马占山上下打量李继渊,“打过仗么?”</p>

“回马将军,没打过。”李继渊笑着说道。</p>

“孩子呀,咱现在是要打仗,要能打的,你长的这么嫩,上战场可是炮灰啊,这一个鬼子杀不得,丢了命可不值当。”马占山说道。</p>

韩家麟急忙解释道:“干爹您可别小瞧他,仗他是没打过,可他是有大用之人。”</p>

“不打仗还能干啥?”马占山问道。</p>

“他熟悉苏联那边的人,是搞情报的。”韩家麟说道。</p>

“搞情报,咱们有侦察连,还有你十三叔的的曾先生,咱们也不缺啊”马占山说道。</p>

PS:先我的鲜花还没有过十朵,读者大大要是有的话,在给我几朵,我谢谢你们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