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山海关(1 / 2)

 临走时,深谙华夏事务的洛合意味深长地对一再推说要仔细考虑的何柱国说道:“这是将军的机会,若是将军错过了,将会后悔莫及,别忘记,马占山等人的下场。”</p>

这使何柱国连续几日陷入苦苦思索之中。他倒不是为洛合的利诱所动,而是在最后思索眼下这种与日本人暂时相安的局势究竟还能拖多久。</p>

过去的一年多里,由于ZY没有明确的抵抗指示,所以在军事上、外交上他根本无主动,甚至只能说是招架,他也只能抱住那空中楼阁似的幻想,在日本人、南京ZF的双重压力苦苦挣扎着,等待着。但究竟在等什么,他也是一片茫然。</p>

眼下,日本人图穷匕见,使他感到自己可游刃的余地已几乎没有了那么他所能接受的路只有一条,抵抗。</p>

</p>

1月中下旬,何柱国匆忙南下北平,向张少帅最后陈请策略。</p>

半个月后,何柱国又秘密地坐在了由北平返回山海关的专列上。这次北平之行,使他轻松了不少,张少帅因为李卫东的原因,终于认清了形式,不在迷恋国联。</p>

如今日本人又来拆他的台,他那颗一直在滴血的心再次震颤起来。张少帅这次要与日本人决死一拼。</p>

张少帅除了命东北军一部防守热河外,又下令第、第9等数个军紧急开赴长城各口隘,准备抵抗日本人进攻。鉴于山海关形势日紧,便专门拨出一个火车头,命何柱国速返回山海关,协调指挥山海关防务。</p>

眼见主帅下了抵抗令,想到一年多来忍气吞声、两头受气、无可奈何等等为难情景即将结束,何柱国非但没有大战将临的紧迫感,反而觉得如释重负、浑身轻松,不禁轻吟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啊。”</p>

列车过了天津,又进入了残雪覆盖的郊野,大地一片空旷,有一种协调、宁静的美感。望着窗外,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冲动,希望有一天脱去戎装,隐居乡间,重新体味一下这种宁静无忧的生活。沉浸在无限遐思之中的何柱国漠然不知,此刻山海关已陷入一片沸天震地的枪炮声中。</p>

19年1月1日晚10点50分,由绥中出发的关东军约千人及张海鹏的大量伪军,在8架战机、0余辆坦克、10余门野炮的支援下,向山海关发起了进攻。东面海上,日军战舰艘也以舰炮实施火力支援,一场陆、海、空立体进攻压向山海关华夏守军。</p>

驻山海关华夏守军只有何柱国旅66团个营兵力,其中第1营守南门,第营守东门,其余少数随团长配置在西门为机动力量,整个守军人数不过于余。而日军车固器利,人数又多,一场恶战势在难免。</p>

然而66团守军一年多来饱受屈辱,想到自己身上背着的“不抵抗”恶名,想到今天有家难归,而这一切都源于眼前这些蝗虫般低矮的日本人,所以人人同仇敌忾。</p>

这些正值青壮年、有血性的东北汉子实在不愿再让华夏人,让家乡父老戳他们的脊梁骨。虽然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们人人知道自己是华夏人,华夏军人,这让日本人吃了苦头。</p>

自1日夜攻击发起后,在辽南从未失过手的日军第8师团主力首次受挫,近两昼夜不停顿的攻击始终未能奏效。部队被阻于山海关外,但数百名官兵却弃尸山海关城下。</p>

恼羞成怒的日军决心不惜一切,也要拿下这“天下第一关”。</p>

经过天浴血拼杀,我军66团也伤亡惨重。但由于最初的防御计划只是把山海关这个应该成为要塞,但却无法成为要塞的关口作为警戒地区,所以指望增援是根本不可能的。</p>

何柱国闻变后,星夜驰返前线,到达秦皇岛时,前方炮火已甚猛烈。何下令坚决抵抗,并向全军发布《告士兵书》: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东北民众沦亡之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