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要被包围(2 / 2)

午潮上涨时,日军开始登陆。</p>

全公亭炮连孤军轰击。至下午点多,烟尘蔽日的阵地上,死伤累累,仅少数人突出重围。金山卫的炮6连在上午10点就被登陆日军包围,4门卜福斯炮打到声嘶力竭,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炮兵一开仗就被摧毁了。</p>

第6师师长陈光中得悉日军由金丝娘桥、金山卫一线登陆,立即和李副师长亲赴前线指挥。他知道金山卫一线兵力太弱,于是路经78团时,要营火速赶去增援。与此同时,李参谋长率特务连飞驰支援,并调海宁的工兵连速用汽车送至前线。第6师的长官是早上7点多赶到全公亭的,当时炮声动地,弹片如雨。陈师长担心东线战况,他即派副官刘俊乘车冒着弹雨去拓林传达命令:“敌人如在拓林登陆,则浦东不保,足以影响东战场全局!”他命令团长李伯蛟死守金山嘴、金山卫一线,务与阵地共存亡!</p>

谁知刘副官的汽车开到半路,被日军的炮弹击中,刘俊和司机当场牺牲。</p>

金山卫至拓林一线的命令没有送到,日军已潮水般地向全公亭至金丝娘桥冲上来。</p>

冒着炮火,守军奋勇还击。冲击的日军严格按照规范的队形登陆--沿着水边滩头成不间断的横队一线前进,在这横队前每隔数百米约有一个连的四路纵队等炮兵轰击后向陆上猛扑。一旦突破守军的弱点,便蜂拥而入。</p>

第6师的留守营击毙了80多日军后,全营官兵壮烈殉国。1名盐警也投入了战斗,炮火弹雨中,只幸存1人!</p>

陈光中师长亲率7团营在金丝娘桥一线反击。</p>

金丝娘桥是一个海岸小村,地处浙江的平湖县,向东一箭之地,便是上海奉贤县的金山卫。金丝娘桥的西面是全公亭,西北是虎啸桥,北面是新仓镇,相距都只有一二公里,都属浙江省的地界。</p>

遗憾的是,全公亭西的独山以左公里多的一段海塘被日军左翼突破。陈师长立即命身边的八.九个勤务兵飞奔警戒,他教他们远距离射击,只要让日军知道此处也有守兵就行。</p>

幸亏李参谋长率特务连赶到。11点多,工兵连也赶来了。一阵抵抗,滩头上留下了一片日军的尸体。</p>

守卫金丝娘桥的7团9连在日军的炮火轰击下于5日中午全部阵亡。全公亭一线虽有特务连和工兵连增援,终因战线太长,兵力不足,与登陆的日军多次反击阻击,伤亡惨重。</p>

特务连与登陆之敌近距离搏斗,双方用手榴弹互掷,冲锋和反冲锋约两小时,夺取日军轻机枪1挺,步枪1支,击毙和淹死日军160多人!可是,连长杨泽馨阵亡,士兵伤亡0多名。</p>

营的官兵大多是被轰炸伤亡的。武器人员不少掩埋土中。在十倍于守军的敌兵冲击下,营和日军短兵混战,强大的日军突出包围,经金丝娘桥以东,越过公路向北猛进。</p>

奉陈师长之命从澉浦赶到全公亭增援的78团营冒雨跋涉,在敌机的轰炸和炮击中伤亡不少。营长王至杰率官兵冒弹挺进,一路上与登陆之敌肉搏十多次,至下午两点才赶到全公亭。这时,沿岸守兵已伤亡殆尽。营进入阵地守备。反攻的日军凭着机轰炮击的火力优势,与营激战。5连连长李儒彪饮弹阵亡,6连连长李训煊耳朵被震聋,机枪连长唐人杰重伤。王营长的左脚也炸得不能行动,全营伤亡占/。从全公亭以左登陆的日军以风扫落叶之势,向着西北的金山和平湖攻击!</p>

守备金丝娘桥以东至拓林的7团1营和营因电线炸断,与西线部队失去了联系。在七八千日军的猛攻面前,营除9连全部阵亡外,7、8两连亦伤亡极重。罗营长身负三伤,战至深夜才率残部0多人冲出重围。1营在拓林与两三千登陆日军死命抵抗,阵亡连长两名,官兵伤亡过半,经一昼夜苦战,毙敌数百,后随第6师向闵行转进。到青浦时与敌遭遇,官兵被日军包围,团长李伯蛟右腿被机枪击断,接着又中弹阵亡。1营营长凌岳峰弹穿胸部,仍率部反冲锋。全营仅余0多人。</p>

已到达奉贤和闵行的第6师186旅得悉日军从拓林一线登陆,奉命后立即调头回防,怎奈风雨交加,道路泥泞,官兵衣衫单薄。赶到阙里已见日军,7团首先发起攻击,71团也在海岸边部署完毕。日军凭借工事立即反击,经十几次往返冲突,4个多小时的前仆后继,终因敌不过日军海空协同,71团团长朱再生中弹负伤,7团营长王子隆带伤冲锋,坚持战斗到倒下为止。打得巧妙的是7团1连,面对海滩上的强敌,他们用一部分兵力正面牵制,另一部分涉水抄到日军背后夹击,100多日军在滩头海边悉数被歼。</p>

第二天是11月6日,天仍然下雨。第186旅与日军在漕泾再度决战,终因敌强我弱,打了一下午,损失大半,黄昏时择路而退。</p>

登陆的日军像野马般地向着苏州河南岸的华夏军队实施大包围!</p>

长江下游的沪杭三角洲,从军事上来说,它属于有限地区。东西南北的江河湖海使作战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如若大兵团作战,没有海空优势的配合是难以取胜的。</p>

日军扬其所长,利用他们海军和空军力量的强大,不惜劳师远袭,自始至终掌握着上海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并运用他们的远程火炮及坦克,在陆海空协同和步炮协同及步坦协同方面配合密切。第10军的个师团一个旅团登陆后,以谷寿夫的第6师团和国崎登第9旅团攻占松江后又向青浦和昆山推进,从南到西对上海实行迂回包抄,切断上海守军的退路。又以牛岛贞雄的18师团和末松茂治的114师团指向嘉兴,控制了杭州湾至太湖的战略要地。第9旅团攻占松江后又经嘉兴、平望,占领了太湖南岸的南浔镇。切断了京沪铁路和沪杭铁路的日军,控制了长江下游的水陆交通线,淞沪战争的结局已胜券在手。</p>

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接到金山卫大批日军登陆的消息,先是派浦东的6师一部迅速回防金山卫反攻,可惜已经晚了,日军已向松江推进。继而派右翼军副司令黄琪翔令独立45旅张銮基部与驻枫泾的陈安宝79师夹击进犯日军,并命令胡达的预备11师赶往增援,企图阻击登陆之敌。但因天雨泥泞,运输受阻,行动迟缓而协同不易,使日军乘虚冲击,松江岌岌可危。</p>

松江是沪浙咽喉,攻克松江,华夏军队就断了向西和向南的退路,但这里只有川军第40军郭汝瑰残部的几百人和松江的保安队。11月6日,黄琪翔赶到松江,向松江专员兼保安司令王公屿面交手令:“着该保安司令协同40军郭军长汝槐,67军吴军长克仁死守松江县城三日,违即军法严惩。”</p>

这时,日军已到黄浦江南岸的米市渡,离松江城只5公里的路。据报,日军正在搭浮桥向松江进发。</p>

保安司令王公屿急得满头大汗,敌机已在头上轰炸,但不知道第40军和第67军现在何处?</p>

终于,第40军很快找到了,就在松江县境,四城门派好了守兵。当天晚上,吴克仁率领的第67军也赶到了松江。</p>

王公屿立即出门迎接。第67军是从东北来沪参战的部队。进了指挥所,王公屿和郭汝瑰都松了一口气,吴克仁英气勃勃,第67军装备优良部队整齐。下属107师和108师的师长召来了,吴克仁军长听了敌情报告后当即命令:</p>

“107师金奎壁师长率部即出新东门向南迎击北犯之敌。108师张文清部防堵城西敌寇流窜。”</p>

他道:“查验战果,必须上缴获敌符号。”</p>

一看吴军长刚毅果断,王专员心里有了底,死守三日的任务,是有希望的了。</p>

7日一早,日军就包围了松江。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吴克仁一身戎装,手持短枪率领官兵反攻。打退了西门的日军后,上午的情势稍缓和了一些。</p>

吃过中饭,日军增援部队已到,疯狂的冲锋又开始了。城南战况最烈,吴军长又亲上战场指挥。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冲锋,日军凭着炮火支援和乘胜追击的士气,凶猛攻击。保安队和40军与67军一起上阵,四面与敌搏斗。</p>

血战了一天一夜,以67军为主力的松江保卫战打得艰苦而悲壮。(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