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史的以讹传讹3(1 / 2)

神风之后 caler 10393 字 2019-08-28

 民**史辩讹之四

花机关不是斯登式

花机关,是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特别时髦的一款冲锋枪的俗称。只要留心这一时期的战争档案与回忆史料,肯定会经常看到这支枪的记述。它实在为这一时期的军事斗争提供了太多太大的助力了。但不幸的是,在影视中,这款名枪却被张冠李戴。比如著名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几场重头戏,本来是花机关大出风头的地方,而在前几年的主旋律电视剧《长征》中,呈现给我们的,却全是斯登式,让人瞠目结舌。当然还有大量的抗战题材的影片,象什么呀等等,也频繁地出现斯登式,好象这花机关就真的是斯登式似的。

花机关是国人对德式MP18型9毫米冲锋枪及其改进型和仿制品的俗称。这里的“花”字,就象民间称多孔的物件作“花墙”、“花筒”一样,系因该枪套筒上遍布的花眼而言。因系俗称,在各地又有不同的叫法,如在川军中往往将其称作“虼蚤笼笼”,在粤军中则戏称作”猪笼机”,也都是根据其枪筒外部的散热套筒的形状而取的名,稍正规点的,则按译音,称其作“伯格曼”或“白格门”等,但用的最多的,仍是花机关。

该枪诞生于一战后期的德国,是世界上第一支实用的冲锋枪,后来被多个国家仿制,但仿制最多也是在实战中使用最多的,却是二三十年代内战频仍的中国。

因为冲锋枪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火力猛烈的特点,所以该枪诞生后不久,就引进到中国,并被大量仿制。国内最早生产该型冲锋枪的应该是上海兵工厂,估计是在1923年左右开始的,之后沈阳、大沽、巩县、汉阳等厂亦先后生产。再后来,几乎所有的军阀控制的兵工厂和修械所都一窝蜂似的生产此枪,出品特别多,装备也特别地普遍,其普及程度大大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比。比如西北军与直鲁军在豫东大战时,直鲁军中就大量装备此枪,与之对阵的冯军韩复榘部仅一次战斗就曾缴获该枪3000余支,两军首领的卫队,即冯玉祥之手枪旅、张宗昌之卫队旅则一度达到人手一支,可见其在当时的装备数量之大。再比如川军罗泽洲部队,一个师就有一个花机关枪团,全团士兵全部以冲锋枪为装备。其他如陕军井岳秀部队、东北军李景林部队、五省联军陈调元部队、闽南民军高为国部队等,也都曾整营整连地列装。实际上,在二三十年代,几乎全国各路军阀中,都编制有大量的花机关枪部队,比号称最早将冲锋枪集中编成整连整营规模的苏联红军要早二十年。主要靠缴获武装自己的红军中,也曾大量使用。朱德在井冈山时期,就曾亲自控制一个花机关卫士班,每遇战斗危急时,朱往往会亲自指挥该班阻击追敌。**在红军时期,也曾编组短兵突击队,该队的标准配备即为花机关、驳壳枪、大刀。长征路上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战斗,就是每人一支驳壳枪、一支花机关、一把大刀的超级配备。在当时轻机枪装备尚不普遍的战争中,该枪表现出相当强的杀伤力。在特殊时期前的老电影如中,都有此枪的身影。

在二十、三十年代的中国,花机关基本是一技独秀。虽然与花机关差不多同时诞生也差不多同时进入中国的,还有美式汤姆逊冲锋枪。但这枪与德式MP18相比,加工难度太大,成本太高,是属于枪中的贵族,并不适合中国绝大多数的军阀生产与购买,所以除川军刘湘部队与晋军阎锡山部队曾经大量制造并列装外,其他军阀部队装备极少,远远无法与花机关相比。

冲锋枪的寿命一般都较短,当后来成本更低廉的第二代冲锋枪问世后,花机关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的许多影视文化人,大概并不知道此枪的历史,所以在需要花机关出场的戏里,也就往往用斯登式取而代之了。

按说作为艺术的电影电视剧,为了剧情需要或出于导演的偏爱,如果在剧中把花机关改为当时已经出现的汤姆逊,这并没有什么不妥,甚至在斯登式大行其道的解放战争中用上那么几支已经过时了的花机关,也未尝不可,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飞夺沪定桥、强渡大渡河那个时候,斯登式还远远没有诞生呢。

斯登式是在抢渡大渡河过去了六年多以后的1941年,才在英国仓促研产的一种战时冲锋枪,后又有过多种改型,生产最多的是2型,于1942年生产,并在加拿大等国委托生产。各种型号的斯登式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加工工艺特别的简单,成本特别的低廉。大约二十支斯登式,才相当于一支汤姆逊的造价,所以二战各反法西斯的地下抵抗组织,都有装备。中国在抗战后期也曾在加拿大定制斯登2式冲锋枪,原是准备用于对日反攻作战的,但这批加拿大造运到中国时,抗战却已经结束。所以,不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红军勇士们不可能使用该枪,就是忻口战役时的**和皖南事变时的新四军也是不可能使用该枪的。

到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加拿大造的斯豋2式冲锋枪源源到来,内战中的**曾大量装备,又因为解放战争的进展出了奇的快,因而解放军手中的斯登式增长的也特别的快。到了解放战争后期,有些解放军连队中的斯登式已经达到了三四十支。开国大典中的一个步兵方队,就是全部以斯登式作为装备通过**的。等老电影中,都有大量斯登式的突出表现,这是与史实相一致的。实际上,就是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手中也仍然是有大量的斯登式的。

与斯登式差不多有着同样出镜率、也差不多有着同样出错率的,还有俗称“注油器”的美式M3冲锋枪。比如叶挻将军》中皖南突围时叶挻手持的M3,也全是导演们意想天开的胡绉。因为M3的诞生比斯登式还要晚,是借鉴了斯登式的理念后于1942年才开始研发的,早期型号为M3型,改进后的型号为M型,从诞生后即装备美军,但不及汤姆逊的改进型M1及M那么普遍,原想替换M1的也一直没能替换。1944年,美援大量进入中国后,估计M3应该有少量进入。大量进入中国也是全面内战暴发后的事了。该枪除了由美国援助**外,国民政府也有生产,故也和斯登式一样,在解放战争中大量装备**,也大量被我军缴获,而且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交战双方仍然都有使用。

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花机关与斯登式,都是早已经进了博物馆的老枪了,但这两支老枪活跃的舞台,却属于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按说这一历史距离我们其实也并不遥远,花机关在何时流行、斯登式又是何时登陆中国战场,只要百度一下,都极清晰,并不存在丝毫模糊与争议,按理是不应该弄错的。不过今天的艺术家们并不象曹雪琴、钱钟书们那么傻了,他们才不愿去费那个劲搜寻与考证这些呢,他们只求轰动那么几十天,赚足了票房足矣。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是抢渡大渡河在先还是奇袭华山在先既然搞不清楚,伯格曼与斯登式哪个在先哪个在后也更不想搞清楚,反正他们也知道电视剧的观众一般来说欣赏情趣不高,打起来热闹能吸引那些下了工没事干的民工们的眼球就行了,再说还有那么多的大妈大婶等专业电视剧观众始终捧场呢。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生产出的新拍历史剧中,出现二三十年代的人用四十年代才诞生的冲锋枪的奇异镜头,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呢,想一想也就知足了,你想呀,连《大决战》这样的主旋律电影中都可以让淮海战役时的解放军用五六式,对于今天的电视剧大导演们来说,没让北伐军用九五式,已经够仁慈了。

民**史辩讹之五

军长与排长的指挥位置是不一样的

不知是不是呀一类的小说看多了,今天的许多影视编导们,都喜欢表现军师长们拿着大刀或冲锋枪上阵的戏,似乎不如此便无以表现其神勇。不信你看《叶挺将军》中反复出现的一段片花,表现的就是叶挺手握皖南事变时还没开始研制的M3冲锋枪在皖南事变中与敌近战的场面,《太行山上》也有一段片花表现的是郝梦龄端着他牺牲后才诞生的斯登冲锋枪冲杀的镜头,你再看呀什么的,更有表现高级将领靠武功战胜的戏。甚至听说有人撰文,称喜峰口战役时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挥舞大刀上阵肉搏,真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这种胡说八道的拍法写法,看来已经又一次可悲地深入了人心。记得前些时候看中央台一个采访万毅将军的短片,一个十足无知的女记者反复地问万:都说您打仗身先士卒,您每次都是靠前指挥,对吗?万答:我一直坚守在我的指挥位置上没有退缩过。那记者又追问:我是说,您每次作战都总是深入到第一线,是吗?万又答:我在我的指挥位置上。那记者还追问:也就是说,您一直都是在最前沿指挥?万还答:我在我应该在的地方。

在这名记者看来,在许多人看来,特别是在我们的许多编导们看来,不管你是军长还是师长,也不管是处在什么样的战场环境下,要是你没到第一线堑壕里和敌人拚刺刀,那就不能说明你的英勇。而要表现一个高级将领的善战,就必须得描写他如何手持大刀或冲锋枪与敌近战才行。这似乎正在成为一种程式。

简直就是混蛋逻辑!

稍稍懂点军旅常识的人就会知道,战场上,不同级别的指挥所,是随着级别的越来越高而越来越靠后的,这主要不是因为官越大命越贵的考虑,而是便于驾驭全局指挥全军的考虑。一个军长,你离开了军指挥所而到排长的位置上去,那你的指挥责任岂不是丢掉了?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一个高级指挥官,必须要分秒不差地判断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情况,及时地定下决心,才不至于错失战机,怎么可以允许你到距离高级指挥所很远的一线堑壕里,到冲锋枪甚至大刀的有效攻击距离内去玩命呢?还有,按照军队的传统,打仗的时候,下级指挥员不能比上级指挥员靠后,要是你当军长的到了排长的位置上了,那师长旅长团长们又该到什么位置上去呢?要是全军所有的中高级军官全到了一线堑壕里与敌拚刺刀了,谁又来指挥全军呢?

诚然,在民**事历史上,确曾有杨靖宇赵尚志等手持驳壳枪与敌近战的纪录,也曾有禇玉璞呀吉鸿昌呀什么的挥刀上阵的回忆,但我们的编导们大概不知道,民国的军事史,虽然只有三十八年的时间,但这期间不同的战场之间,不同的军队之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大概那些满脑袋里装的都是票房的编导们认为,只要是民国时期的军队,徐源泉的军队和邱清泉的军队都一样,而只要是国共之间的战争,二十年代末的战场与四十年代末的战场都一样。

这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