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财帛动人心(2 / 2)

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静云大师的修为境界已臻化境,气度超然,对世间万物万事全然看淡。</p>

故此看着这个曾经的逆徒,站在自己面前,静云大师没有半点嗔怒,面色如常淡淡说道:“往事皆是过眼云烟,你我师徒缘分,十五年前已尽。'师父'二字,今后休要再提。你今日来圣水寺,所为何事?”</p>

魏大勇对梁一龙的身份颇感兴趣,他支起耳朵听着双方的对话。</p>

只可惜师父与对方言语之间,并未提及过往发生的具体事件。</p>

魏大勇何等聪明,从这只言片语当中,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p>

师父向来胸怀宽广,他对弟子要求甚严,若徒弟犯错,他会严厉斥责,但措辞非常得体,不会恶语相加,充分顾及对方的自尊,力求让人心服口服。</p>

魏大勇在寺里呆了10年,期间也有几个师兄弟犯下不小的过错,师父总是在对方承认错误后,略加薄惩就选择了原谅,从未将一人逐出师门。</p>

今日梁一龙口称“师父”,静云大师却不予承认,并且拒绝得非常干脆,非常决绝,可见当年梁一龙必定是严重触犯了庙里的清规戒律,才会导致眼下这个局面。</p>

梁一龙本以为见面之后,静云大师必定会痛斥一番自己昔日的胡作非为,然后苦口婆心规劝自己改邪归正。</p>

他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那就是“诚恳”接受大师的指责和教诲,然后当众捐出50块大洋,充分显示自己敞亮大气,从而衬托出静云大师的心胸狭隘。</p>

见静云大师丝毫没有动怒,却心平气和地问起自己来此的原因,梁一龙反而感到浑身有些不自在,他愣了一下,挤出一丝笑容:“师父……”</p>

静云大师略一蹙眉,魏大勇冷然说道:“师父说了,没有你这个徒弟!”</p>

饶是梁一龙脸皮厚心肠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噎了一下,不免略显窘态:“是这样的,我听说您老人家在圣水寺举办祈福法会,知道您心系灾民,故此特意赶来,准备捐出一些钱,聊表心意。”</p>

静云大师轻拈白须:“我虽身在山上,不问江湖之事,你的事情,我多多少少还是听了一些。有传言说,你在郑县、新密一带,着实做了不少天怒人怨的坏事……”</p>

不待静云大师说完,梁一龙马上辩解说:“您老人家明察,自古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如今我小有名气,难免遭人嫉妒,恶语中伤。”</p>

“你敢摸着良心说,你没有干过那些伤天害理之事?”</p>

梁一龙期期艾艾地说:“那个……那个,我手底下好些个兄弟,可能是我一时不察,他们瞒着我干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您老人家放心,回去我一定严加管教……”</p>

静云大师淡淡一笑:“如此最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好自为之。虽说你我早无师徒名分,我不便命人清理门户,不过有句老话,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你且记下了。”</p>

“是是是,徒……我谨记教诲,决不敢忘。”</p>

静云大师接着说道:“至于说捐款,那就不必了。恕老衲直言,你的钱来路都不干净,佛门不接受带血的银钱,还请你自便。”</p>

魏大勇听师父的口气,压根儿就不想与梁一龙继续无谓的纠缠,当即下了逐客令:“施主,请回吧!”</p>

梁一龙只好讪讪地退出了寺外。</p>

他的那些手下一齐围了上来。</p>

梁一龙不说话,带着他们挤出人群往外走,一直走到周围没有外人的僻静处,这才停下脚步。</p>

一干手下都满头雾水。</p>

隔着老远他们没有听清楚双方的谈话,但看情形,很显然老大没有捐钱,是被人驱逐出来的。</p>

见梁一龙脸色阴沉,瘌痢头劝慰道:“狗爷,他们既然不要钱,我们还可以省下来自个儿花……”</p>

“你懂个屁!我是那种没皮没脸的人吗?”</p>

梁一龙恶狠狠地骂道:“瞎了你们的狗眼!难道你们没看见,今天庙里一共收了多少钱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