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篡政(中)(2 / 2)

“更何况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将军你我皆是并州人,手下士卒亦皆是来自并州,而他董卓乃是凉州人氏,其心腹亦多是凉州之人。虽董卓他如今看似对将军你宠信无比,然而董卓其人性多猜忌,谁能保证他对将军你会一直如此信任,一旦哪一天将军你因小事触怒于他,难保他不会借题发挥,届时只怕将军你自身便是难保了。”张辽接着说道,他看见吕布脸色数度变幻,心知自己的一番话已经对吕布起了作用。</p>

“那按文远你的意思…”吕布并非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而张辽可算得上是他的心腹,一直以来都忠心耿耿,如今张辽这一番话让他的确大为触动,不禁有些迟疑的开口道。</p>

“如今董贼势大,我等也只能静观其变。”张辽笃定的开口道,“将军可以对董贼虚以委蛇,等待合适时机再将其一党一网打尽,尽收其部属。届时将军你便是平逆功臣,声望必不是如今能…”张辽缓声说道。</p>

“义父待我不薄,要我对他不利…”吕布微微摇了摇头。</p>

张辽见吕布欲言又止,知其心中所念并不算坚定,然而如今时机未到,此事也并不着急。因此他改口接着道:“所谓狡兔三窟。既然将军不愿反董贼,那么也应该多多联络士人,与其亲近,等到日后若是有变,将军你也可长袖善舞,不至于沦为和董贼一个下场。”</p>

吕布久久没有言语,张辽也不再出言,只是静静的等待吕布的决定。良久,吕布轻叹了一口气,并不对张辽所言马上做出决定,而是开口道:“罢了,文远你与高顺是我最器重的手下,今次你私放万年公主之事,我便不会再追究,但是我不希望还有下一次,你可谨记。”</p>

“喏,文远必定谨记将军所言。”张辽面色不变,虽然吕布口中不说,但是他决定不再追究自己私放万年公主之事,便已经是一种表态。</p>

“你先出去吧。”吕布转过身去挥挥手,让张辽自行离开。然后自己独自一人陷入了沉思之中。</p>

吕布当初之所以拜丁原为义父那是没有办法之事,因为他自己身上有一半的胡人血统,为了取信于丁原他只得委曲求全,然而丁原对他却始终只是信而不任。丁原一方面将吕布视作亲信,让其随侍在自己左右,却并不对其委以重任,在他入京被任命为执金吾之后,也不过给了吕布一个主簿的文官虚职。而董卓则不一样,董卓不但信他,更任他,许以高官厚禄。</p>

做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要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么。如今吕布位高权重,不应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但是吕布每每想起董卓那一双满是阴霾的眼睛,心中便是闪过阵阵的后怕。</p>

正如张辽所言,董卓其人猜忌之心颇重,而且极为易怒,常常因为小事而杀人,随侍在这样的人身边,吕布不得不百般小心,生怕自己出了什么差池。这种整天都提心吊胆的日子,如何是吕布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想要过的?</p>

“将军。”吕布正在思虑着,帐外忽然传来自己亲卫的声音。</p>

“进来。”吕布将那亲卫唤了进来,开口问道,“何事?”</p>

“将军,司徒府上来人,说王大人想要延邀将军你今夜到府上赴宴。”那亲卫拱手答道。</p>

“司徒?”吕布略一迟疑,如今的司徒便是那王允,此人虽为党人,但其人颇为油滑,哪方都不得罪。阉宦得势他便亲近阉宦,董卓得势他也接近董卓,因此为董卓看重而升为三公之一。不知此人来邀请自己又为何事,吕布想了想,寻思着还是找个借口推脱算了。</p>

“你转告司徒府的来人,就说司徒大人的好意奉先心领了,但是今日偶感风寒,身体抱恙,不便出席宴会,还望司徒大人海涵一二。”吕布朝自己的亲兵摆摆手,开口道。</p>

“喏。”那亲兵领了命,转身便要离去。</p>

“等等!”就在亲兵将要走出去之时,吕布忽然又开口将其叫住。</p>

“将军还有何事吩咐?”那亲兵转过头来,疑惑的问道。</p>

“罢了,你还是去告诉那司徒府的来人,就说吕奉先今日必定准时赴宴。”吕布却是改口说道。</p>

</p>

那亲卫虽然不解,不过既然吕布如此说了,他自然也只能原话去转达。</p>

“嘿嘿,狡兔三窟,文远啊,你这是让我早些寻好一条退路么…”良久,营帐内隐隐传来这么一句话,仿似呢喃般随风而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