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也不晓得哪一天就有临头大祸。
这次既然出来,趁着他们以为我伤重无望,正好远离京城、远离是非之地,好歹也能给家中留下一点血脉,所以十四哥招来的人等,必是要出生入死的铁秆兄弟才行,否则李家这一点香火怕也难以为继……”
周十四听他说的凄凉,却句句都是大实话,心中颇为感慨,世道艰难小心无大错,斟酌再三挑了些亲近可靠的,才让下人挨个送信联络……
李聿勋想在这种情况下避世而居,其实真的不难,毕竟古代科技不发达,消息传递速度缓慢,未被官府记录在案的人口相当多,只需小心躲避、慢慢经营,倒也安全无虞,实在不行往深山老林一躲谁也找不到。尤其是唐朝蓄奴成风,只需把调教好的下人放出去,做点什么真的是很容易……
金有福拎着一篮子兔肉又去了老里正家串门,回来的时候带回来几张地契塞给香凝,原来是把自家院子附近的空地都买了下来。
开春以后,上风口的位置,按香凝的图纸破土动工。不再延用老式的回字型建筑,统一规划盖成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内部都是一摸一样简单的两室一厅格局,每两排房屋中间只留十米左右的距离,做为将来迁居而来的雇工宿舍。
下风口,原养殖场再往下的位置,加盖小型禽类养殖场多个,另外已经破土动工正在修建大型动物养殖场,把猪、羊、牛等等依次分开。这一次修建规模比较大,占地过百亩,把金家大院向西到山脚下的位置一次性买光了……
竹云峰山腰往下多数都是竹林,山腰往上因为温度较低,都是些耐寒的植被,产些榛子、板栗、银杏等山货,还有些松树、白桦,取料建庄子到是方便。
香凝早就买了种子在空间培育,预备在竹林往上的位置种植茶树建个茶园。胭脂村一带温暖潮湿,最冷不过零下十度,下雪的季节相当短暂,二月二刚过冰雪就已经消失殆尽……
冻土还没化开的时候,建设就已经开工,挖不开的地方点把火烧一烧,倒也没影响工程进度。荷塘里的薄冰还没消失的时候,田地里、山林间渐渐有了忙碌的身影……
种米的、种菜的、种药材的、种茶树的人来人往,胭脂村的人口明显增多。老里正乐的合不拢嘴,自己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人口增加不只是提高政绩,更多的是对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的热爱,看着乡亲们带着满足的笑容,微笑的打着招呼迎面而来,再各自忙碌的四散而去,老正里的心里乐开了花……
自家的几个房头,都跟着金家种蔬菜、养牛羊,日子过的比香凝来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过年的时候还偷偷杀了一头牛分给村子里的乡亲们,当然都会跟衙门报告说牛病死了……
老里正心情愉悦满村溜达,东家瞧瞧、西家看看,走着走着就遇到嘴里叼着一只花狸猫的叮当……
叮当的白毛越发长且浓密变的蓬蓬松松的,卿儿总是给它洗的干干净净,不同与一般的土狗,看起来威风凛凛,全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时的叮当嘴里正叼着一只瘦小的花狸猫幼崽儿,颠颠的往家里跑……
老里正看到叮当,慈祥的喊住它:“丁大爷这是赶着去哪儿?怎么还捉了只猫儿回来?”得!丁大爷还真是声名远扬!
叮当是个多有眼色的家伙,里正大大小小也是个官,而且这老里正人品真的很不错,军人的味道正气十足!叮当很狗腿的眯着眼睛靠过来,往老里正的腿上蹭了蹭,要不是嘴里叼着猫儿,估计还会叫两声……
老里正弯下腰,亲热的摸了摸叮当的头,很自然的伸手接过小猫崽,抱起来看看道:“恩,日子好过了,家家都有存粮,是该养几只猫儿捉捉老鼠。”说着当先抱着猫儿向金家走去,叮当乖巧的跑在前边带路,这明摆着要来家里串门,常有的事……
叮当不知道在哪里,前前后后叼回来五只猫崽儿,最后把猫爹猫妈都给弄了回来……
老话说的好啊,来猫去狗越过越有,当然叮当是不能去的。以前家里穷没人在意,现在日子富裕了,伊氏看一窝猫搬进家门,高兴的笑眯了眼。指派红花在堂屋选个热乎地方,用鸭毛垫子缝个舒适的猫窝,准备了吃喝给它们。小猫崽儿一看就是还未满月,又给倒了一碗热热的羊奶……
孩子们下了课都兴奋的围着猫儿,七嘴八舌争着要给它们起名字,什么大米、小米、米粒、米团,到香成这里直接给起了个米老鼠……
好么!米氏一家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