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来信求亲事(1 / 2)

 午饭的时候何遇下了死命令,下午四妞和阿宝逛街的时候,虽然忍着一副心疼的模样,但花起钱来,手也没软。</p>

特别是买了要带去娘家的礼物,更是花起来一点儿都不犹豫。</p>

两人在首饰店的时候,四妞还特别大方的让掌柜的拿出了他们店里的好货,让阿宝挑选。</p>

阿宝的首饰多得整个梳妆台都已经堆不下了,不过她看四妞热情之至,倒没有拒绝她的好意。</p>

两人各挑了一副头面,又去布坊买了几批新出的花布。</p>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两人也没再耽误,先一起回了趟四妞的家里,将要带去娘家的东西都整理出来,这才一起去了枣子巷。</p>

李蕙兰早先就收到消息,早早的就在家里等着,这个时辰点她们两姐妹才过来,李蕙兰急急忙忙的招呼人。</p>

“怎么这个时候才过来,我在屋里等你们好久了!”</p>

“下午陪着四姐上街逛了一圈,所以来的晚了!”</p>

阿宝回答完,李蕙兰调侃说:“逛街怎么不叫上我一起!”</p>

四妞在旁边笑着打趣的说:“我上街就是为了买些回门的礼物提回来,哪里能叫上你!”</p>

四妞和阿宝两人过门,四妞大包小包的样子,李蕙兰早就看在了眼里,下人也将她手里的东西接了过去。</p>

“都是一家人,还说这样的话?”</p>

四妞在说笑,李蕙兰也以玩笑的口吻回她。</p>

姑嫂三人闲话了几句,走到了大厅里。</p>

等了一会儿才有人过来上茶。</p>

而且上茶的女人还是上了年纪的,就是上次李蕙兰买的那对夫妻中的女人。</p>

等下人上了茶退出去后,阿宝才无奈的说:“大嫂,你这屋里起码也添两个年龄小点的丫鬟呀!”</p>

李蕙兰也是商贾女儿,顺着阿宝的目光看去,自然明白阿宝的意思。</p>

“我先前在娘家的时候有一个丫鬟叫珠珠,你们可还记得?”</p>

“记得!”</p>

当初这个小丫鬟还来给阿宝传过消息,阿宝对她还是有一点印象的。</p>

“我前段时间给家里去了信,想把珠珠要过来,也跟爹说了,让她挑几个手脚麻利的丫鬟一并送来!”</p>

李蕙兰有意在家中多添几个下人,这一点阿宝倒觉得挺好。</p>

但她不明白李蕙兰为什么大老远的去信要娘家的下人,只要珠珠一人到还说得过去,看以前珠珠那样为李蕙兰办事,就知道她们主仆的感情应该挺好的。</p>

“大嫂在这里随便买几个丫鬟和小厮,不是更方便一些吗?”</p>

李蕙兰不甚自在的解释说:“珠珠又和我一起长大,虽说是我的丫鬟,但我却从没把她当下人看待。”</p>

珠珠的问题,阿宝理解点了点头示意,李蕙兰接着说。</p>

“至于其他,那也不过是一个托词,珠珠和我自幼一起长大,肯定能明白我的意思!”</p>

“大嫂在娘家有看好的下人?”阿宝也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了。</p>

李蕙兰说:“当初我那小院里有几个不错的小丫鬟,这会儿长成正好是称手的年纪!”</p>

“虽说我的娘家规矩不如一般的官家严谨,但到底比牙婆那里买来的小丫鬟要强一些,而且那些丫鬟都跟了我几年,也称的上是知根知底了,相公如今也是官家了,家里又是这么一个情况,添人的时候还是仔细一些比较好!”</p>

阿宝看李蕙兰有决策的模样,也没有再多说。</p>

毕竟这种事情换了她,肯定也愿意要用惯了的人。</p>

就像宋子谦要添小厮,宁可大老远的去信一封到宋家村,挑一个族人过来。</p>

每个人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考量,在立场不一样的情况下,阿宝也不会多说什么。</p>

因为正好谈起这事,阿宝便问了宋家村可有熟人过来。</p>

李蕙兰说:“没有这么快,人还没有到,不过我想着在年前应该能够到吧?”</p>

赶路的时候通信是最不方便的,再加上村里的人又不是多富裕,不会到一个地方就差人快马加鞭先送来一封信。</p>

所以李蕙兰两口子也只知道宋家村那里有人过来了,但具体到达的日期,他们也不清楚。</p>

</p>

“家里没有人闹?”</p>

阿宝可不相信家中几个人的品性。</p>

李蕙兰一个媳妇,自然不会说婆家的不好。</p>

再加上这事,她也是真的不太清楚,便坦言说:“这我就不知道了,这种事情你要问你大哥!”</p>

阿宝本就随口问的一句话,李蕙兰既然不清楚的话,她也不会再追着往下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