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洪山古庙4(1 / 2)

霍莘解案 老剑 0 字 2021-11-23

 容一法师微闭双目,双手合什,口中轻声诵道:“阿弥陀佛……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少顷,法师才睁开双目。顶点 23S.更新最快</p>

“高上一家一直生活在捞刀河镇吗?”</p>

“不是,据说是二十年前举家从福建迁过来的。”</p>

“那……他家还有其他亲戚吗?”</p>

“听高上说是没有了……这个事,我也没去做详细了解。”</p>

“他父亲,罪孽可不轻啊。”我长叹一口气。</p>

“善恶两面,没有绝对,心被魔障,难逃劫数啊……不过,他临死之前,还是做了件善事。”</p>

“哦?”</p>

“高上是被他父亲打醒的。小孩子,睡得沉,根本醒不了。他父亲几个耳光抽醒了高上,又把他丢进了水缸,然后叫他跳窗逃生。”</p>

“唉……虎毒不食子啊。”</p>

“如果不是他最后的这一丝善念,高上一家就满门皆灭了……”容一法师再次双手合什,闭上了眼睛。</p>

人的思想是最神秘的东西,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被思想所左右,甚至包括生命。当人们觉得生无可恋时,生命就成了累赘,成了可以随时抛弃的皮囊。思想的死亡,才是最令人恐惧的,因为她还能支配**,用已经死亡的思想去支配还活着的**,伤害的,往往不只是自己。</p>

“大师……高上是跟着您学的书画吗?”</p>

“他跟我学过,那时候他还太小,虽然天资不错,但也只能算是涂鸦……真正教他的,不是老衲。”</p>

“金石书画大家——蓝海?”</p>

“你也认识蓝老?”</p>

“是啊,我与蓝老有过几次交往……您能跟我说说,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吗?”</p>

“大概十几年了吧……”容一法师仰头思索了一下,“大概是十三年前,蓝老和市里美术协会的画家来寺庙参观……当时蓝老看到高上在我的禅房里画画,他看过高上的习作之后,很喜欢,大赞高上有天分。他了解了高上的身世之后,也很动情,就问高上愿不愿意跟着他学画……就这样,高上才真正开始了他专业绘画的学习。”</p>

外面塔楼上响起了午时的钟声,“铛——铛——”钟声悠悠,雄浑绵厚,如有形的波浪在空中朝远方缓缓推去……</p>

“午时了。走吧,在我们这吃顿斋饭吧。”</p>

“好,我给高上打个电话,叫他们回来。”</p>

“不用了,高上对这里的一切再熟不过了,他听到钟声就会回来的。”</p>

膳食堂在寺庙的西侧,我们走过去时,果然看到高上和小周提着小水桶,背着画夹从北边树林中的小道走了过来。</p>

吃完斋饭,高上带着我和小周继续到河边写生。</p>

坐在河岸边,清澈的河水在眼前缓缓流淌,白色的沙鸥悠然地从水面掠过。几条小渔舟在河面来回逡巡,横在船头的竹竿上蹲着黑色的鸬鹚,渔夫不时将鸬鹚赶入水中,看到鸬鹚的喉囊里有了鱼儿,又用网兜将鸬鹚网回船舱,取出猎物。对岸树木葱茏,树林背后,是大片还没成熟的黄绿色的稻田。</p>

眼前流淌的河流与对岸的田园景色,在煦暖的阳光下,水汽氤氲,平和、温暖,有诗意般的宁静。</p>

我取出画具,准备作画。我想画一幅水彩画,也只有水彩那透明湿润干净的色彩,才能将如此美景表达得更为准确吧。看到这样的景色,我才明白,江南水乡的画作,淡墨水彩自成一家的原因。</p>

支好画板,夹上水彩纸,调色板上挤好颜料,我将一支大号的水彩笔浸在水桶中。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河流,以及河流两岸的一切。</p>

</p>

我不需要写实,我需要的,是一种感觉。那感觉,来自内心,来自容一法师的禅画。那是生命的色彩与形状,那是最贴近生活的气息,是大自然的气息。</p>

我闭上眼睛,将眼前的画面留在脑海。等我睁开眼时,水彩笔已攒在手中,我在纸上勾勒着,渲染着,不再去看实景。而那幅画,已在白纸上慢慢地清晰地呈现。她和实景不一样,可又一样,一幅是眼里的景色;一幅,是映射在我心里的风景。</p>

等我画完,我才发现,高上站在我的身侧一动不动,低头看着我的画。</p>

“你,信佛?”高上轻声地问。</p>

我摇摇头:“我不信……或者,我不确定我信,还是不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