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悟道(2 / 2)

佐加明王 左加明王 0 字 2021-11-25

这对于罗烈和法空两个成年人来是绝对无法抵抗的,弄得心痒痒的罗烈叹了一口气,道:“这酒的味道怎么不像刚才这么好了,恐怕是渗了水吧。”</p>

法空挺奇怪,问道:“没有啊,你为什么这样?”</p>

罗烈撇了撇嘴继续道:“我知道有一家店的酒这比酒要美味多了,要不要我带你去那喝?”</p>

二人对视一眼,法空也明白了罗烈的意思,笑道:“没错,这酒确实像渗了水,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喝吧。”</p>

完后,二人搭着对方的肩膀往外走去。方向好像是去不远处的怡红院,但到底是哪谁也不知道,就他们自己最清楚了。</p>

虽罗烈经常带法空去那种地方,但他们二人也真的只是去喝酒,找几个人陪着而已,从来没有做过其它什么事。罗烈虽然好sè的程度不比加明差,但心里其实挺纯洁的。</p>

法空毕竟是和尚,而且已经破了不少的戒,但对于这事,法空是绝对不会染指。他下山是为了悟道,这种修行叫做入世,</p>

当和尚又被称为出家,只有世俗之人才会有资格出家。像法空这种从就在庙里长大的和尚都会经过这样的修行,成立一个自己的家。一直到了却心中所有的夙愿之后,一身毫无牵挂才能放下一切,皈依佛道。不曾拿起,又何淡放下。不曾有家,又何淡出家。未经红尘,又怎么看破红尘?当然也只有法空这样的和尚才有资格做这种事情,半路出家的和尚都是不允许的。</p>

像法空这样的和尚,从就被灵虚大师收养,而且收为入室弟子。现在的地位已经是当代方丈的师弟了。在天龙寺里,除了方丈就是他的辈份最高。其实法空也可以不必经历这次入世的修行,但是在天龙寺里,年过80的老和尚都得叫他师叔,但法空自认为根本没有资格让别人这样叫,无论是佛法还是修为都只能算是普通,所以经历这一次的入世修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p>

法空的这个入世是属于修行的一种,他在天龙寺里的辈份和名号依旧存在。无论什么时候回去,他都是当代方丈的师弟。如果方丈去世,下一代方丈就职,甚至那时的方丈也得叫他师叔。哪怕他就算带着妻子儿女去寺里募捐,也会受到相当于VIP级别的待遇。就算法空死去,那的名字也将会一直存在于天龙寺,这就是入世修行的好处。</p>

入世的修行属于是一种参禅,参禅大致分为三道,天地人。天道禅最为深奥,与天地结为一体,不饮不食,不眠不休,坐于一处。什么时候参透什么时候就离开。想当年达摩老祖得道之前就参的是天道,坐于枯木之下九年,不眠不休,不饮不食最终参悟从而得道。他当时参的叫作枯木禅,常有后来人效仿但难有健树,有的被活活饿死。</p>

地道,此道要比天道简单得多,游历四方各国,弘扬佛法,行善积德,善缘若满,则修行大成。这也是最多人成功的一种修行。曾经降龙罗汉转世为人,化身为疯和尚济癫之时,就参的是地道,游历各国,弘扬佛法。最终修行大成,重回灵山。</p>

地道还有一个分支,就是广建佛堂,广收门徒。阳寿终时,则修行大成。这样的修行与游历四方级别一样,只是很少人有无私之心,把自身所有的钱财全用于此事,死后是再经轮回或者得道成佛,还看上天的指意。</p>

人道,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最难的,又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最简单的。从出家到入世,经历人间福贵,受尽世间极苦。最终放弃一切得失,忘记一切恩仇,重归佛道,则修行大成。着简单,但有多少人能经历过人间的繁华之后,又舍得放下?在经历过仇恨之后,又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忘记?忘记恩仇,放弃家人。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如果能做到这些,哪怕不修佛也能成佛。</p>

参人道最终成佛之人真是少之又少,不过这种修行是最简单的一个。不需要高强的修为,也不需要多高深的佛法。只要能参悟‘拿得起放得下’这六个字,即可大成。但这六个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悟。</p>

佛教的文化简单到几个字就能得清楚,佛教文化的高深又岂是几个字能得清楚的?不过现在真和尚确实很少了,平时看见光头的和尚来化缘,哪怕有钱也别给,如果情绪激动一些可以打一下,别下手太重。</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