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孝子孟东野得官(2 / 2)

青云不我与,

白首方选书。

宦途事非远,

拙者取自疏。

终然恋皇邑,

誓以结吾庐。

帝城富高门,

京路绕胜居。

碧水走龙蛇,

蜿蜒绕庭除。

寻常异方客,

过此亦踟蹰。

“白首方选书”一句确实不假,此时孟郊已经四十九岁了,马上就知天命了。

随后朝廷又下达吏部最终的三铨考试改在京城。于是孟郊和韩愈又从洛阳前往长安参加冬集。

初试锁曹后进行锁铨,锁铨前还需提交保状。保状是选人五人一组,五组相联,由五名京官作保,一人为识官,和连坐监督类似。锁铨的四才铨试时必须由识官亲自送入选人入场考试。

选人铨选合格后,根据“四才”成绩确定官位品级。将不同品级的选人分三组参加注唱授官。六品、七品由吏部尚书主持称为“尚书铨”,八品、九品由左右侍郎主持称为“中铨”和“东铨”。

授官时以选人“三实”为标准进行先后注拟。当充分尊重选人意愿,若有不满可以拒绝,并提出条件再次注官,三注三唱之后交由门下省复审、中书省任命。

孟郊年长已有五十,终于得偿所愿,选为溧阳县尉。

三月时,孟郊授官溧阳县尉,经洛阳赴任,便去看望先前离开的好友韩愈。

两人又在洛阳相遇,韩愈看出孟郊已知天命,才得一小官,便又写了一篇名传千古的《送孟东野序》劝慰他。篇首一句;“物不得其平则鸣”对后世影响极深。

孟郊沿着运河辗转月余,终于到了溧阳赴任县尉一职。他交接之后,立即去了湖州老家,迎接其母至溧阳享福,写了一首名传千古、赞颂母爱的诗《游子吟》,诗曰: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原来,孟郊迫切想接其母享福,骑马归家时,衣服不慎被刮破。其母看到后,还以为他在外面过得不好。当她得知儿子终于做官,要带她去享福时已是喜极而泣。本就过惯清贫日子的她,还是为儿子默默地缝补刮破的新衣。

孟郊看到其母缝补衣服的身影,有感而发,这才写下此诗。《游子吟》一诗既出,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天下人争先传抄,孟东野孝子之名传扬天下。

当这首诗刚传至长安时,李宁就得知了消息。他用印刷术将这首诗印在了精美的纸笺上,上面还印有一位老母亲缝衣的简笔之画,甚是精妙,一经出售便被疯抢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