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彼时之毒霜此时之蜜糖(1 / 2)

 看书网630,双城帝冕最新章节!

济宁城下一战要不是真田昌幸率军及时赶到,拼死救出福岛正则,只怕他就成了倭寇中第一个授首的高级将领了。不过真田昌幸也没有好到哪里,一路掩护着第三军的残部且战且走,在数次断尾求生牺牲掉阻击部队后,一直逃进了济南城才停下了脚步。

而陆二师追到了这里也不得不,按照命令收兵回了营,虽然依靠着强大的火力杀的倭寇仓皇逃窜,但此时各部队的弹药基本也都快要见了底,如果此时真田昌幸杀个回马枪,陆二师就只能挺着刺刀上阵肉搏了。

戚继光也是见好就收急忙下令各团迅速回防,甚至放弃掉已经收复的汶上、兖州等地,一直将部队撤到了徐州。因为他在追击的途中审问过俘虏才知道,倭寇的大军除了福岛正则的第三军外,还有井伊直政率领的第一军也是一路南下,不过在沧州两路人马便已分兵,他们目标是大宋腹地的重镇武昌!

戚继光在了解到这个消息后,当即没有片刻的犹豫直接向陆博宽建议,陆二师应尽快脱离开战场,通过安徽转进到湖北,争取赶在倭寇的前面到达前,在武昌建立起防线,万万不能使武昌落入敌手。

其实按照陆博宽先前的想法,就是率军向北攻击一直掩杀过去,夺回京城彻底的肃清倭寇为陆正星报仇的。但济宁一战却暴露了陆家军的短板,那就是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即便能打几个胜仗,但覆灭也就在转眼之间。这时即便戚继光不提他也在考虑是否将部队撤回,以便背靠重庆的兵工厂,随时能从长江水道获取后勤补给。

关于这个方面戚继光自然也有考虑,但他着眼的却是整个的战略全局,一旦武昌有失则倭寇就等于截断了长江水路,于己则进退失据于敌则四通八达,而眼下各地各自为政,有的省份甚至连京城丢失都不知道,希望团结一心驱逐倭寇在目前来讲是很难了。

纵观整个大宋也只有陆家军在那里左突右支,如果武昌这个中心点有失,陆家军立即便会失去机动性,届时这支部队孤悬于外再有个闪失,则大宋一时之间就再也找不出可战之师了。

所以戚继光与陆博宽仔细商量了一下,趁着倭寇不敢利用火车快速进兵这个有利条件,迅速回防将陆二师撤到武昌,以此为依托建立防线,并且还需要大规模的扩军,指望现在一个师的兵力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按照戚继光的估算,最少需要五个师的精锐,才能将倭寇赶出大宋,至于以后跨海东征,则海军也必须要重新恢复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这样陆二师就在戚继光的指挥下,一路的转进从徐州出发后穿过安徽进入到了湖北,一待大军入鄂戚继光就单独带着几名亲卫脱离开大队,快马加鞭赶到了武昌,进城后就直奔巡抚衙门称有要是相告,这边鄂抚俞力学一听有军人登门,而且来人还叫戚继光,顿时就亲自迎了出来。

他自从被瞿文和当了一回枪使以后,人就变得乖巧了许多,也不那么利欲熏心了,究其原因还是手头依仗的第四师鄂军当初被陆正星痛扁了一顿后,至今还没有恢复元气,连带着俞抚台说话办事也没了底气。

最近几天接连不断有难民涌进鄂境,说是河南那边正在闹兵灾,打过来的是倭国的小鬼子,这群没毛的畜生什么坏事都做,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逃难出来。

俞力学闻言既惊且惧还未等派人前去打探,王元信就从太原发来了电报,他才知道京城失陷文官集团又来了出“夜奔”,电报中王元信还要求俞力学带兵增援,尽快赶到太原与他们会师。

接到电报的俞力学不禁一阵的摇头苦笑,他只是人变得低调而已却又不傻,这个时候离开湖北那可就真的成了乱世里的浮萍了,况且自己手头上的第四师到现在还有一半没枪,整天拿根树枝子在那儿操练呢,去了也是正经的白给兼炮灰。

不过一想到这个他又心惊胆战了起来,倭寇已经过了黄河,转眼就能兵临武昌城下,指望着自己手头这点实力,只怕到时候自己想不走都不成喽!正这个时候戚继光前来登门拜访,顿时就让俞力学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