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返校(2 / 2)

神扇 快乐女人 8181 字 2019-08-31

留下衣服而去正应是我和李华俩人去太清的时候所生的事,当我坠回人间已是到了我们一起要去那个洪荒之地所生的那些事的的时间,李华并未与我同行,而是带着所有的人一起奔向了那个陌生的所在。

我摔到山下是想不自己是可以接受的,随着我而下的可不是李华,老人的意思是李华直直的摔下后便再也没了性命,整个人摔的几乎没了形状只留下一堆服饰,不知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要想成成仙而去本就有着太多的路可供选择,从古至今便有了许多成仙的传说,对于那些跨入仙神界的人来说他们去的方式可谓千奇百怪,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连根儿拔去所有的人或畜物俱都奔向了太清或另一个神密的所在,肉身成圣是一种方式,一如托塔李天王一般直扑了那种境界,凭空而去是说一个人孤独了离开了人间奔去了一个好的所在,而尸解正是抛去了**直接将意识或是叫做灵魂去了上一重天。

对于尸解的方法每个成仙之人都不相同,有从树上摔下的、有不小心掉入了河水中再从河水中缓缓而去的,有投井的、有跳崖的、有摔倒在地而离开的,李华要是真的摔成了一团根本看不出的什么,那么他所用的方法也正是尸解,想到李华不愿意再与世人见面心里有些恍然,看来这正是原因所在,只是当时这个世上仍然有一个我知道我要回来后直奔了后山,这是不是说我本就成不了仙神。

灶上锅内的水已是大开,忙将面条下入锅后取了筷在锅内搅动片刻后将面捞了出来,然后清去了锅内的水后放了油炒起菜来,待看着菜快熟时忙加入了些水,再次缓缓的在小櫈上坐了下来,乱乱的想着事。

李华将肉身留下后毁去也不知是真还是假,或者干脆来说他是使了个瞒天过海的手段骗过了世人的眼睛,我明知道我是带着身上所有的零件一起离开了这里,后来则顺着去的路返了回来,经过了这一系列的事很有些心得,看来古人所说的成仙后即要脱去皮囊的话根本是自话自说当不得真。

锅内的水又大开了,忙将捞出的面倒入锅中,加了盐后放了些调味料,汤面条的香气已是扑满了厨房。

“哥,真香,我要吃。”翠翠几乎是跳着进了厨房后对着我嚷道:“快给我盛上一碗。”

我看着翠翠不由的一乐,这那儿像是个少女说的话,将大锅端离了灶台后取了只碗盛大半后递给了翠翠,翠翠忙端着碗转身奔向了客厅,竟然忘记了取上双筷子,摇了摇头后取了两只碗盛了汤面,取了三双筷一手端了一只碗小心的进了客厅将碗放在了桌几上,红红伸手从我的手中取去了筷,分给了老人和翠翠后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叹了口气转身再入厨房,给自已盛了一碗坐在小櫈上吃了起来,面揉的有些软,成条吃起来并不爽口,想来也正是时间太短而有些着急的原因。

吃罢了饭后行入客厅,电视机里正放着戏剧女附马,更鼓响了三遍后看着那位易钗而骈的假附马爷焦急的在屋中转来转去生怕入了洞房让公主查觉,一时觉的有些不可思议,这样都无人认的她出来,可想而知她当时应不是如戏中那位长的如花似玉的女附马的样,面貌应如同一个彪形大汉方才骗过了所有的人,甚至骗的人中包括那位历尽了红尘夜夜睡在温柔乡里的皇帝,戏曲内的表演不过是让人们对于这个故事感些兴趣而已,现在一个女人如果扮成男人的模样任谁都能认的出来,更何况是那个时代了。

怔怔的看着电视里的节目,听着女附马大段大段的唱着词一时有些烦燥,老人们不知为何就是喜欢这类节目,可能我老了时也是如此了,想想曾听过的戏最熟悉的莫过于京戏白毛女,那个披了一头白的女子在山中跳来蹿去的也真是唬人,不过她能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生存了那么久想想不太可能,就算是她能健步如飞逃的过野兽的追捕,可是在寒冷的冬季里岂能活的下来,一个持了兵器身强体壮的男人也不容易生存,更何况是个一直靠着从山神庙里偷偷的取些人们的供物而渡过如许长的时间的弱女子了。

故事就是故事难免有些夸张和不实之处,现在的戏更是将政治融入了其中,根本没些新鲜的内容,一些老戏也再三的更新,八仙过海也没了原来应有的韵味,不知为何现在的导演们水平怎的还不如从前的人,将个戏改的面目全非甚至演员们之间的对白也是带着了些现代人的习惯。

将屋中再次收拾了一个遍后夜已是很深了,翠翠坐在沙上哈欠连天的让人不忍再看她一眼,红红拉着她奔了二楼歇息去了,老人们也关了电视步上了台阶,看来我今日又是只能睡在沙上。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间已是近了开学的时间。

这几日来共去了两次后山,也在深夜去了那个洞中将洞里所留下来的财宝全部取出后放在了家中的地下室内,免得有人误撞而入后将财宝取走,毕竟现在来村里的外乡人越来越多,还是小心些的好。

村长对我的作法十分满意,红红因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绩,省报上更是将她说成了一朵花,继续蝉联了省十大杰出青年,名声大振,据村长说红红可能会成为下一届的县政府委员。而且也很有可能成为什么代表,具备了为百姓们说话的权力,我只是笑了笑没放在心上,我与她的关系这些日子来表面上依旧让外人看来也没什么改变,只不过只有我俩个人知道已是不可能再有从前那些美好的时光了。

村长去了一次省城给我买回来了回学校的火车票,这次不再绕行而是从郑州直接南下,过广西桂阳直接去昆明。

紧忙着将所有的物事收拾利索后在村中待了三日,将与家中老人关系甚得的村民家一一拜会后带着翠翠去了省城,村长特意安排了一辆轿车送我们北上,陈建军、程长征等均陪着我而去,到了省城后直奔了在城南的小院,不管怎么说一定要看看老乡长,回至家中的这些日子根本顾不上去看看他,也不知他现在身体是否还如从前一样,张叔的离去让我对这些老人看的更重,也许不定什么时间他们均会一个个的悄然的离我而去。

轿车直接开到了院外,院门上了锁,看来老乡长并不再屋中,取出了老人交给的钥匙后对老人的判断当然是心服口服,上车前老人将钥匙给了我后说是万一乡长不在,大可自己开门而入,果然让他说着了。

进了院门看起来一切照旧里没有雪定是老乡长不停的清扫的缘故,心里顿时有了些温暖,这些老人一个个的对我关怀备至,我岂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招呼着七八个人进了屋门,屋内铁炉中的火已是熄了感觉很是冰寒,忙从院中取了柴和煤将火生了起来,没多久铁制的火墙已是生烫,屋里温暖如春。

老张长爱喝酒,空的酒瓶在屋中的墙角堆了不少,还有一箱未开了封的酒箱正正的放在了屋中的桌几后,忙招呼着众人坐在了沙上,转身奔出了屋门想着从斜对面的饭馆中取些菜肴来,到了饭馆的门前才觉饭馆已然紧闭了门,不由的有些怅然。

向前行了几十步寻了个小饭馆,叫了些菜饭后反回了院中,不久饭馆的几位服务员端着菜盘陆续进了院,将菜摆在了桌几上,陈建军早已伸了手打开了酒箱,从中取出了一瓶酒看了看商标后惊呼起来,说是这是南方的那个名闻天下的茅台,很少人能喝的起,虽然此时一瓶还不到十元钱,可是也得有地言去习它们,看来乡长的面子可是够大了。

一顿酒席直将六瓶茅台酒蜆了个干干净净,我也有了些醉意,张红卫拉着两人摇摇晃晃的去了另一间屋生火取暖去了,程长征带了几人去右屋歇息去了,陈建军一直与我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没了,似乎心里有些依依不舍,我也只能是尽力的安抚,这些人对我可真是率真之极。

晚上乱乱的睡了,陈建军喝的有些多躺在了床上即扯起了呼噜,两个小年轻紧紧的与他挤在了一起,我只能躺在沙上,翠翠还是依着我和衣而眠。

天一亮陈建军几人即随着车返回了山村,吃完了早饭我带着翠翠直奔了火车站,去乘午时两点整出的那趟南下的列车。

本书由潇湘书院,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