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节 十三出现(1 / 2)

一剑诛心 伴卿一醉 0 字 2022-02-11

 大安帝国,终于迎来了和平与安定,老相国潘准隐退之前更是做出了一个重大举措,统一了大安各州郡的税赋。至此以后,州郡将无权再制定自己的地方纳税权限,这道政令,无异于造福了天下百姓。

四海升平,百姓们安居乐业,但是军中将士,却迟迟没有等来大军师林奇的消息。就在将士们观望之际,老国公李智以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整军换将,亲手签发了十几道将军的任命。这看似是老国公隐退前的再次辉煌,知情人都知道实则是帝君刘轲的意思。

一代传奇护国大军师,仿佛被权贵们遗忘了一样没人再提及。而乱因的始作俑者庆温侯,也回到了大安京都。帝君刘轲非但没有对他予以制裁,甚至都没有提及庆温侯的罪过。

京都皇宫之中,帝君刘轲坐在上首,已经成为宗祠大长老的信王刘恒坐在左侧,而原本应该是‘败军之将’的庆温侯,则是端坐在右侧。别看庆温侯在帝君与皇宗之争中败下阵来,但他手中的底牌,依然令人心中畏惧。

帝君刘轲主动端起了酒杯,“小叔祖,信王叔,今日朕不已帝君为名,而是以晚辈的身份敬您二位尊长一杯。还是那句话,刘轲再怎么与皇宗纷争,那也是咱们自己家的事,刘轲血脉里依然流淌着我大安帝国皇家的血脉。各人恩怨事小,社稷的稳定为大,今后的帝国,刘轲还要仰仗二位尊长的大力辅佐。晚辈先干为敬!”

刘轲说完一饮而尽,信王刘恒看了看庆温侯,也端起了酒杯,“既然陛下这么说,本王也不该扫大家的兴。但有些话不说出来,确实如鲠在喉,此次的纷争,可惜了我大安的一位奇才。其实说起来,针对林奇的一切只不过是猜测与担心,而林奇自进入仕途以来,确实也没做过什么非分之事。当然,这是没有外人本王才这么说,对外的话,本王依然会支持陛下的一切决策。”

已经消瘦下来的庆温侯脸皮松弛,越发显得苍老,但一双眼神却是更加深沉。听到信王这么说,庆温侯低沉的说道。

“信王,为了我刘氏江山,本侯这辈子没做错过什么事,即便是此次与陛下的纷争,本侯也不认为有什么过错,毕竟这是维护祖制。但针对那个林奇,本侯确实自责,我应该在他还未成气候之时就杀了他。如今已经养虎为患,难道信王还看不出天下兵马,已经脱离了我皇族的掌控?多少年来,不管是帝君还是皇宗,乃至皇亲世家,都不会让兵马大权流落到外人之手。但是现在。”

说到这,庆温侯阴森的目光看向了帝君刘轲,“若是林奇此时在座,试问陛下,你可敢下令斩杀了他?”

刘轲手指微微一颤,沉重的说道,“是啊,若是此次回来的不是小叔祖而是林奇,恐怕朕不但不敢对他动杀心,还得把他奉为上宾。甚至说,连兵马帅印朕都不敢收回。”

庆温侯点了点头,目光看向对面的信王刘恒,“听到了吗,有时候非分之事不必做,一旦要做了,那就是江山易主改朝换代。曾经的唐川,也是一心为了北辛,他有错吗?没有,但最终却灭了北辛王朝。刘恒,本侯此次不惜搭上老命一路追杀,才知道林奇有多么可怕。所以说,决不能让他再活在世上。若是林奇能逃过柳撼的追杀,哪怕派出千军万马也要拿下林奇的人头。否则,此人终将会灭了我大安刘氏王朝。”

信王刘恒苦涩的点了点头,“本王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只是觉得有些惋惜。另外,刘秉那孩子也没多大过错,只是一时的愤怒冒犯了陛下。要我看,还是找个机会赦免了他吧。”

“不!”没等刘轲开口,庆温侯主动说道,“三年之内,决不能赦免。”

信王刘恒眉头一皱,“温侯,这是为何?刘秉那孩子心性不坏,只是一时冲动罢了。”

庆温侯摇了摇头,“信王啊,本侯比你更了解刘秉,别看刘秉这孩子生性散漫,但他要认定的事情,绝不回头。如今林奇生死未卜,叶十三也跟着进入了大漠,林奇的嫡系正是群龙无首之时。若是刘秉振臂一呼,本侯可以保证,至少七万兵马将不再受我大安的辖制。”

刘轲心中一动,“小叔祖的意思是秋水城闫吉山所部?”

“不错,本侯看了陛下的御批,李智唯一的要求就是保留闫吉山的秋水城主将之位。这小子虽然不是什么大安名将,但他对林奇的忠诚无人可比。这一点,想必信王更加清楚。所以说,刘秉现在还不能放出来。另外,这三年之内,陛下务必要把闫吉山拿下。”

刘轲默默的点了点头,在这方面,他着实佩服庆温侯的深谋远虑。如今庆温侯已经交出了六成的皇家财库,剩下的部分刘轲允许他继续执掌。毕竟发放整个皇族的供奉也是一项不小的重任,户部一时半刻也抽调不出这么多人手。有了银两,刘轲就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至于林奇那边,他也只能等待最后的消息。

大安京都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此时的誉国公府却是门可罗雀显得有些凋零。到不是老国公被人抛弃,而是他选择了闭门谢客,不接待任何来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