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二探金楼(2 / 2)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想我大宋子民,从来就是好汉辈出??”

“算了吧,真是好汉辈出,大宋又何至于此,我等又如何成了金民了?”

“是啊,你听说了吗,据说过了年,金人就要正式颁布披发令了,留发不留头。”

“啊!就那瓦片头,小辫子,那还有人样吗?”

“那你能怎样,是小命重要还是头发重新?”

“哎,我等皆已是亡国之民,就听天由命吧。”

??

武松等人在一旁听着,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尤其是姜望,脸上虽无波澜,心中却已波涛翻涌。

他何尝又不知自己只是金人的一条走狗,可从小身处夷地,自己身为汉人又能如何?

想当年,先祖姜维为匡扶汉室,曾经九伐中原,可到头来还不是功败垂成。

如今,中原大半江山已尽归金人,天下大势已是北强南弱,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又能改变什么?

“金人也好,汉人也罢,若是不知从何而来,又该去往何处?终究是无根的浮萍。”

亥言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像是在自言自语,又似有所指。

此言一出,姜望心中顿时一颤。

他忍不住偷偷瞟了一眼亥言,心里道,看模样尔等也皆是汉人,不是一样在为金人效力,又何出此言?

姜望并非没有怀疑过武松等人的身份。

可他们拼死救自己出城,不可能是宋军。况且,宋军早已溃败至黄河以南了,整个河东河北已尽归金军所占,此处又如何会出现宋军的人呢?

“或许他也是一时感慨罢了。”姜望心里暗想着,便假作什么也没听到,闷头喝着茶水。

喝完了茶,武松等人在距离净因寺两条街外寻了间客栈住下。因为不便携带兵器出门,所以,武松、柳如烟和姜望便一直呆在客房中。

亥言却闲不住,他索性赶着牛车去了趟集市,连菜带车全卖了,也卖了十贯钱。

接着亥言又去府衙四周遛了一圈。整个府衙倒是和平常一样,似乎并未加派人马值守。

亥言心里道,这完颜老贼果然以为我等已一去不回了。

离开了府衙,亥言又去位于城东南的兵营走了一趟,这回有了发现:兵营中正在忙着清点箭支、兵器和甲具,战马也加换了草料,一副大战将至的景象。

这令亥言心里暗喜,看来完颜宗哲真的在准备起兵了。

打探完毕,亥言便回了客栈,将探叫到的情况说与了武松二人。

按照之前的计划,待夜深人静之后,武松、柳如烟和姜望一同潜入净因寺,大闹藏经楼。而亥言则去府衙潜伏,伺机盗取兵符。

转眼天色已黑,街上已是灯火阑珊,一片寂静。

趁着夜色,武松三人拿了兵器,从窗户跃出了客栈,一路朝净因寺而来。

二探净因寺,武松和柳如烟已是轻车熟路,很快就摸到了藏经楼附近。

远远望去,此时的藏经楼已是一片漆黑,只是在夜色中显出一个轮廓模样。

院门紧锁着,但院外却无人看守。

待行至距院门十余步之外,武松突然停了下来。他凝神静气仔细地听了听,双眉一紧。

“哥哥可是察觉到什么?”柳如烟见状悄声问道。

“有些古怪。”武松也低语道,“若是我没听错,这藏经楼四周怕是伏有四五百人,或许更多。”

“莫非这是一处陷阱?”柳如烟知道武松不会听错。

“有此可能。”武松道,“我上回闯楼时,此处僧兵也就是二百余人而已。”

“那眼下该如何?闯还是不闯?”此时,姜望也问道。

“既然已经来了,岂有不闯之理。”武松思量了片刻,“不过,我等可先来了投石问路,探探虚实再说。”

“如何投石问路?”姜望道。

“投石问路,自然是用石头。”说着,武松环顾了一下四周,从地上抄起了一块磨盘般大小的石头,双膀一用力,便朝藏经楼的院中扔去。

偌大块石头仿佛如同一只小鸡一般,顿时飞出十余步开外,越过了院墙。

在黑夜之中,如此大的一块石头,看上去也就像一个人影飞来。

石头刚一落地,只听得一阵弓弦作响,乱箭飞来。,请访问手机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