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陈妍心事(2 / 2)

陈宇见事已至此,只得点点头道,

“也罢,妍儿也甚是倾心于长孙兄,你我不妨做个亲戚,只是令尊那儿?”

陈宇有些担心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

长孙冲摆摆手,笑道,

“阿耶那里我早已说过,阿耶当即点头同意了,还让我早些与子寰商议,是某一直拖沓罢了。”

陈宇一听长孙无忌同意了,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点点头道,

“甚好,那小弟可就回家等着长孙兄上门提亲了啊?”

长孙冲殷勤的把陈宇送出家门,陈宇跨上马背,心里想着也算不错,若是和长孙无忌家联姻,以他家的权势,自己将来在朝堂之上,只怕还能再进一步。

又隔了一日,王家的掌柜亲自把打制好的铅字和印刷出来的诗文送到陈宇家中,陈宇看了看这些铅字,很是满意,翻了翻宣纸,发现王家故意讨好自己,竟然把他之前抄袭的诗文给打印了出来。

“淦,这王家,这让老子怎么好意思送上去,被别人看见还以为老子邀功呢!”陈宇嘟嘟囔囔的看着自己的“诗集”。

倒是李丽质美目一亮,抢过陈宇手中的稿纸,满脸的崇拜道,

“夫君当真是好文采,妾身竟不知夫君作了这些诗文。”

李丽质久居深宫,自然是不知道陈宇到底在外面留下多少诗文的,其中就有几首诗她没见过,当即细细研读了起来,

“夫君当真是用情极深,这‘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想必,是写给苏姐姐的吧?”李丽质含笑着问道。

陈宇只

得点点头,讪笑道,

“原是在江南上任之时写的,不曾想流传到京中了。”

李丽质也不生气,微笑道,

“夫君久已不作诗文了,妾身好生想念的紧。”

陈宇笑呵呵的揽过她来道,

“呵呵,既是夫人吩咐,为夫照办便是了,待咱们一家回了老家,为夫便作给你们听听。”

李丽质乖巧的点点头,替陈宇收好这些诗稿,吩咐他明早千万别忘了带去宫里。

隔日陈宇进宫上朝,待到了两仪殿,几个老臣有事没事的奏了几句家常便饭,陈宇便出列道,

“启奏陛下,臣已然制得新的印刷术,还请陛下过目。”

李二喜笑颜开的说道,

“好啊好啊,子寰从来不教朕失望,呵呵来啊,呈上来与朕瞧瞧。”

陈宇只得厚着脸皮把自己的诗稿递了上去,顺便把手里一大包铅字也交给张贵。

李二一看,是陈宇的诗稿,兴致勃勃的读了起来,读道兴致高昂的时候,还站起身大声的朗读,倒是引得百官纷纷颔首。

都知道陈宇是当朝诗仙,抄袭,啊呸,不对,创作诗文那是天下无双,《将进酒》、《侠客行》这几首李白的千古绝章更是耳熟能详。

李二读的兴起,张贵忙悄悄上前示意李二陛下失态了,李二才笑呵呵的收起诗稿来,看了看上面印刷整齐的字体,满意的说道,

“唔,甚好,这字模摸着,想必是用铅块制作的吧?倒亏了子寰奇思妙想,竟然想到用铅。”

陈宇一躬身道,

“回陛下,是用铅块中加入了少许铜,否则铅块太软,容易变形。”

李二点点头,掂量着手里的铅字道,

“怪道比普通的铅块重些,原来是这个道理,好!诸位爱卿,都来瞧瞧,此事可能在我大唐推广啊?”

魏征第一个跳起来,抓过铅字研究了一会,陈宇干脆给他端来一碗油墨,笑吟吟的道,

“玄成公不妨亲自试验一番。”

魏征不客气的点点头,在宣纸上按下铅字,一个“圣”字便赫然映于纸上。

“好好好,这铅字可比木字结实多了,不易损毁,这墨倒也了得,竟然能在金属上留墨。”魏征看了看陈宇特制的油墨道。

陈宇当即给李二一干人解释了一番这油墨的制作,一听这油墨用料也不贵,魏征当即出列,大声的躬身道,

“臣请陛下封赏陈县侯,县侯此举,为我大唐学子谋利良多,不仅简化了工艺,还能让书籍的价格有所下降,乃是功在千秋之事!”

李二一看魏征开口,也不矫情,当即点点头道,

“唔,玄成公说的在理,朕应赏罚分明才是,来人,传旨,蓝田县侯陈宇,为我大唐改进印刷之术有功,着封云麾将军,望卿毋负圣恩,尽心办事。”

陈宇翻个白眼,李二又拿散官忽悠人了,这云麾将军就是个虚衔,半毛钱实权都没有!还不如给点钱呢!但是只得伏在地上,假惺惺的道,

“臣谢陛下恩典。”

魏征甩甩头,他的任务完成了,他就只负责让皇帝封赏,反正封赏什么,和他可就没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