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分派任务(2 / 2)

司马懿看着自己桌上成堆的卷宗,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抱着脑袋说道:“师兄,我感觉突然头疼……”

司马懿话还没说完,就被白江提溜起来:“好了,这些都是你师兄当年玩剩下的,这样,你完成了这些卷宗,师兄答应你一件事情,怎么样?”

小司马懿无精打采的点了点头,什么答应自己一件事,说的和师父一模一样的话,就是没有见到兑现。

看到司马懿乖乖坐下,白江满意的点点头,拿出一封信纸,将到达昌国县的消息写下来,准备寄给蔡邕和蔡文姬两人,对,两封信。都说小别胜新婚,白江十月份在洛阳,可是好好的和蔡文姬腻歪在了一起,这感情一下子就在两人中上升了一个高度。

白江将两封信写好、吹干、放好。看到司马懿已经处理了近四分之一,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好在昌国县里的县主簿还在,于是白江让人将主簿找来。

昌国县的主簿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儒生,叫做陈依,听说是和徐州陈家有着一些关系。陈依听说县令找自己,就连忙跟着过来。

到了之后,陈依向白江行了一礼,说道:“大人找我什么事情?”

白江看了一眼陈依,说道:“陈主簿来啦,没什么大事,我看昌国县近十个月没有县令,县衙之中案件堆积如山,所以请你来协助本官师弟一起,讲这些案件进行分类。”

陈依问道:“分类?不知大人要如何分类。”

白江眉角微动,说道:“这个你到时候问我师弟,我师弟和我师出同门,拜在大师胡昭门下,你跟着后面,也能学到一些,作为本县主簿,自然要多学多用。”

陈依本来听到自己要和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学习,心中有些不快,后来听说师承胡昭,顿时欣喜接受。

陈依虽然是徐州陈氏的旁之,但是也曾经听过胡昭的大名,既然县令和这五岁孩童都属于胡昭的徒弟,那自然不会很差。

白江微微一笑:“我这师弟,年后就会回去,届时你可要独立完成这些事情,趁这个机会,多学一学。”

那陈依一听,哪里还不知道白江话里的意思,连忙谢过之后,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司马懿后面分起类来。

陈依做为徐州陈家的旁支,在和司马懿接触之后,从司马懿的言谈举止之中,就可以感觉的出来,不是一般人家。

在将一个争夺一头牛的案件归为民事案件之后,陈依忍不住问道:“不知小兄弟家住什么地方啊?”

司马懿抬头看了一眼陈依,说道:“河内郡,有事?”

陈依连忙说道:“没事没事,就是有些好奇,在下陈依,下邳人。听小兄弟的话,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并且能够得到孔明先生的赏识,自然是天赋绝佳之人,所以想要认识一下小兄弟。”

白江在一旁自然是听到了陈依的话语,不过白江并没有上前阻止,陈依不过是陈氏的旁支,三十岁还只是县主簿,以后就算运气顶天了,也就是一郡之才,能和司马懿比天赋?

司马懿抬头看了一眼陈依,皱了皱眉头,看向白江,似乎没有阻止的意思,便轻声说道:“河内司马氏,家父洛阳令。”听到司马懿短短十个字,陈依像是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

无论是河内司马氏,还是洛阳令,陈依都知道不是自己能够高攀的起的,同时心中也暗自心惊,师弟都是河内望族司马氏的嫡系子弟,那这个作为师兄的县令大人,又强大到什么地步呢?

收敛心神的陈依不在敢有其他心思,一心一意的做好手上的事情,有些不懂的卷宗,则虚心向司马懿请教,司马懿也一一解答,不知不觉间,陈依对司马懿越来越佩服,最后完全放下心中的不适,对司马懿钦佩不已。

白江则轻松很多,只是对司马懿已经做出的断案进行审批,然后盖章就好了,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不需要双方到现场来。

如此,又经过了一个时辰之后,司马懿在陈依的协助下,将所有的卷宗都分类结束。白江抬头看了一眼,将手中的卷宗按了官印之后,说道:“如何?”

司马懿说道:“一共有卷宗四千六百一十七件,其中发现祥瑞、奇物等这类的有两千九百二十一件,重复八百四十三件,剩下的民事案件六百零三件,刑事案件两百一十三件,发现山匪、黄巾余孽三十四件。”

司马懿将最后三个卷宗放到白江面前,说道:“还有三个卷宗是有些奇怪的,我就单独分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