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打眼(2 / 2)

纸黄金 前昌 0 字 2021-12-10

“太抠了。。。。。。”

“十一块这半天才让五角钱,简直就是‘铁嘴钢牙’啊!”

“买东西讨价还价太正常了,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吗!”黄有才嘴里低低地嘟囔着,明显没有刚才说话硬气。他也不想犯了众怒,毕竟这些人大都是他的老主顾,以后还要靠大家照顾生意呢。

说着话,黄有才有意无意朝钱永强望了一眼。钱永强心领神会。黄有才这是想让钱永强帮帮忙“拉拉弯子”。平时在一起做生意,大家互相帮衬一下都很正常。

“大家都别吵吵了,听我说一句。”钱永强走到黄有才和“小辫李”中间,用商量的口吻对他们说道:

“你们看这样好不好—黄有才你也别十块零五角,‘小辫李’你也别九块了。就十块钱得了,凑个整数?”

“这样好。”

“这样蛮好。”周围的人也同声附和,齐齐地都望向黄李二人。

“既然钱老板都这样说了,我得给他这个面子,十块就十块吧。”黄有才咬咬牙跺跺脚,装着一副很无奈很痛苦的样子。对于这个价格成交,黄有才其实心里还是挺满意的。

钱永强望向“小辫李”,投去询问的目光。

“小辫李”没有看向任何人,半眯着眼睛,不停地掂量着手中的画轴,似乎想掂出它的份量。突然,他猛地挣开了眼睛,吐了一口长气,坚定地说:“十块就十块,成交!”

“小辫李”从钱夹里点出一千元钱递给黄有才,然后把刚买到的画轴夹在腋下转身就要离开。

“李老板,你等一下。”钱永强伸手拉住了正要离开的“小辫李”,又转头向黄有才问道,“黄老板,你还有东西要卖给李老板吗?”

钱永强之所以有此一问,是怕黄有才和“小辫李”之间的生意没做完,如果黄有才还有东西要卖给“小辫李”,那自己横插一杠子,和小辫李谈生意是不合规矩的,也是不道德的。不只会得罪黄有才,还会让周围的人鄙视,毕竟是在人家黄有才的摊位上,钱永强要先征得黄有才的同意。

黄有才一张嘴裂的老大,两只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正在仔细地对着灯光验钱呢,听钱永强如此一问,脸都没转过来,连连摇头说:“没有,没有了,钱老板你们做生意吧!”

“钱老板,今天带什么好东西来了?拿出来给我看看吧。”“小辫李”冲钱永强笑笑,询问道。“小辫李”和钱永强比较熟悉,这几年买过钱永强不少的字画,价格方面也都比较满意,赚了不少钱,所以对钱永强印象不错。钱永强虽然没有“小辫李”那么有“文艺范”,但是消瘦白皙的脸,再加上鼻梁上又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也显得文绉绉的。或许两人还有点惺惺相惜呢。

“有好东西,”钱永强趴到“小辫李”耳朵上神秘地说,“最近大半年朝天宫夜市都没出过这么好的东西。”

“谁的?”“小辫李”来了兴致。

“陈大师的!”陈大师可是全国知名的工笔画大师,拍卖会上每平尺能拍到四万多。这几年作品的价格更是“蹭蹭”地往上窜。他老人家的画作在朝天宫鬼市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真的假的?走,过去看看。”“小辫李”有些吃惊,也有些兴奋。他知道钱永强这个人比较沉稳,他说出来的话可信度还是蛮高的。

看到两人神神秘秘的样子,大家都猜的出来钱永强肯定有特别好的东西要出售给“小辫李”。

呼啦啦,刚才围观的人都跟在两人身后来到了钱永强的摊位前。

钱永强从三轮车车厢的夹层里起出了一根大约有半米长的卷轴,交到“小辫李”手里。

“小辫李”解开卷轴的系带,把“天杆”的那一头递到钱钱永强的手中,示意钱永强把卷轴打开。

中国画装裱好了以后,可以看到上面有一根细杆,下面有一根粗杆。细杆叫“天杆”,粗杆叫“地杆”,“地杆”两头带轴头。

钱永强双手捏着“天杆”的两端小心翼翼的缓缓地向后退着。“小辫李”拖着“地杆”的两端,嘴里叼着一个微型手电筒。目光一眨不眨地盯着面前的这幅逐渐打开的工笔花鸟画。刚才买黄有才的那幅画,这个时候已经放到了地上,用一只脚的脚尖轻轻地踩着。

周围很安静,大家都屏住呼吸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使劲地朝前瞅着。

“哇,是陈大师的工笔花鸟画,大概有两个平尺。。。。。。”有眼尖的看到字画的落款,激动地向周围的人介绍着。

“陈大师的工笔花鸟画现在市场上价格可不低,前几天北京的一家拍卖行拍出了八万。那张也是两平尺。”

“如果东西是对的,这张怎么也得四五万人民币吧!”

“鬼市的价格怎么能跟拍卖会的价格比呢?拍卖会你能拿到现钱?拍卖会你不得给人家佣金?到手能有多少钱?再说拍卖会那儿坐着的都是专家,东西要是看不好,退回来,一千都没人要。我看在这儿能卖三万就不错了。”

“。。。。。。。”

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有激动的有嫉妒的有羡慕的。有懂行的拿出自带的微型手电筒凑向前,也想跟着鉴定一下真假。

“东西看样是对的,原装原裱,‘大开门’。”

“也不一定,现在作假的人水平太高,只要上点价位的东西都有人挖空心思去搞。就上个月黄有才的朋友老孙——就是经常在夜市上卖书的,腿脚不太好的那位。老孙在一家收购站买了一张李某某的字,花了一两千块钱。当时好几个人看了都说东西对,没问题,什么‘大开门’不‘大开门’的,最后找行家一看,乖乖,‘高仿’,最后一百都走不掉,按说老孙在旧书堆里摸爬滚打十几年了,孬孬好好的字画也见识了不少。还是‘打眼’了不是。”

“黄有才,有这回事吧?”这时候黄有才也走了过来。有人就开始向他打听老孙买字画“打眼”的这件事。

“老孙什么时候把我当成朋友了?我们只是比较熟悉而已。不过确实是有这么回事。自从上次‘打眼’,过去快一个月了,老孙还没缓过来,天天躺在家里,长吁短叹的。这作假的人真是太可恨了!老孙本来就是个残障人士,生活艰难,这些人这样对他,实在是太下作了,伤天害理啊!”黄有才愤恨地说道。

说完老孙的事情后,黄有才不再理会众人,转向“小辫李”,瓮声瓮气地问道:“‘小辫李’,我兄弟的这张字画怎么样?”

钱永强看了黄有才一眼,心中暗笑:“这捡漏还捡出了个兄弟!”

“再看看,再看看。”“小辫李”听到黄有才的问话,头都没抬,低低地回了句。两只眼睛瞪得溜圆,一眨不眨地随着手电的光圈在字画上面来回地扫描着,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弄得周围的人一头雾水,大气都不敢喘。

这里最紧张的人要算钱永强了。如果这张画是真迹,那就可以卖个三四万块钱,对于一个月收入七八百块钱的人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顶得上二三年的收入;如果东西不对是赝品,那昨天掏出去的二千块钱就可能全部打了水漂了。

“‘小辫李’,这都看了半天了,东西对不对,你到是说句话啊?”过了好一会儿,旁观者中终于有人憋不住了。

“小辫李”不吭声,继续埋头看画,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

钱永强看到“小辫李”神色凝重,一颗心也不由的“扑通扑通”剧烈地跳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