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明使者(1 / 2)

 早朝结束之后,李庭芝、郝经、刘秉忠、张文谦、许衡、蔡思伟、张炳辉、马龙和袁世春等人来到了文德殿。』』

今日要商议的事情是很清楚的,皇上几天之前就给众人布置了任务,要求众人都来思考,就连刚刚从南方赶回来的蔡思伟也不例外。

很快,稍稍歇息的吴邵刚,进入到了文德殿。

眼看着众人行礼坐下之后,吴邵刚开口了。

“朕就不啰嗦了,什么事情你们都是知晓的,朕想着看看你们是什么想法,有些什么建议,如何我明军才能够更好的剿灭蒙军。”

吴邵刚的话语刚落,李庭芝就站起身来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海都与忽必烈之间是不可能真正联合起来的,就算是他们想着联合,朝廷也不要给他们联合起来的机会,佟卫华分析蒙古人性格豪爽,现如今明军威胁到大元朝廷以及蒙军,海都一定会为了蒙古部落之未来,选择与忽必烈联合,臣看这样的分析有失偏颇,仅仅看到了一面,没有结合当前之实际情况。”

李庭芝说到这里的时候,余光扫过。

袁世春等人低下头,仿佛在沉思什么。

“臣没有否认蒙古人之豪爽,臣以往也接触过诸多的蒙古人,不过在牵涉到自身利益之后,这份豪爽也不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臣以为,海都远在漠北草原,且从未到过中原,对于中原的事宜根本就是不知晓的,且海都极其排斥汉人,认为漠北草原才是最为富庶之地,臣将海都誉为井底之蛙也不过分,正是因为海都有这等的认识,他才不会在乎大元朝廷与忽必烈之感受,一旦大元朝廷和忽必烈遭遇到重大的威胁,海都必定想到继承蒙古大汗之职位,岂会为忽必烈着想。。。”

李庭芝的分析丝丝入扣,的确是很有道理的。

吴邵刚陷入到沉思之中,李庭芝的想法与他的想法有不谋而合之意,历史上的海都,的确是蒙古草原的英雄,也被誉为蒙古草原真正的大汗,终其一生,忽必烈都没有能够完全征服海都,也可以说是没有能够战胜海都,而且在蒙古草原,海都的影响力甚至一定程度上面过了忽必烈。

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岂会拘泥于所谓的承诺。

从大都来的情报看,忽必烈派遣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前往漠北草原谈判,先就没有摆正心态,没有真正想着草原上的平静,就是因为遭遇到大明王朝以及明军的威胁,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派遣使者的,而且忽必烈没有真正给海都多少的承诺。

这些事情,海都不可能完全不知晓,就算是不知晓蒙军正在准备与明军争夺天下,可也能够看出忽必烈是没有多少诚意的,忽必烈手中的钢刀并未完全放下。

如此情况之下,海都会做什么选择,傻子都能够想到。

海都不会选择与忽必烈真正的联合,同时短时间之内也不会在漠北草原生事,这样不管怎么说对于海都来说都是不利的,若是忽必烈麾下的蒙军与明军展开生死搏杀,海都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壮大自身的实力,等到其不畏惧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时候,怕就是动手的时候,那个时候话语权就在海都这边了。

坐山观虎斗,这就是海都最有可能做出的选择。

李庭芝所陈述的就是这个观点。

吴邵刚相信,这个认识是李庭芝与众人商议之后得出来的,特别是刘秉忠、张文谦和许衡等人,对于忽必烈是了解的,也知晓漠北草原的一些情况,他们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

海都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势,严格说起来对吴邵刚以及大明朝廷来说是有利的,可吴邵刚不放心,任何的事情都是展变化的,漠北草原的蒙古部落,其力量不容小觑,若是明军与蒙军厮杀的关键时刻,海都突然横插一杠,对于明军来说肯定是不利的,而且海都必定会先插手漠南草原的事宜,这对于需要漠南草原完全稳定的大明朝廷来说,也是难以忍受的。

必须要让海都动起来,不管其有什么样的动作,都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

李庭芝的看法,得到了众人的支持,就连之前赞成佟卫华分析的袁世春,也认为这样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第一个方面的共识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