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布局(二)(2 / 2)

张宝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会暗中调派人手跑去辽国境内占山为王。倒不需要闹出多大的动静,关键就是先钉下一颗钉子,只等风云变幻时,再暴起发难。

得到了张宝的受命,唐斌、郝思文、孙安、杜壆四人分别带着自己所部人马乔装改扮分批抵达了目的地。有张家商队作为掩护,唐斌等人自然不需要为所需物资犯愁,而在队伍休整了一段时间,熟悉了周遭的情况以后,唐斌等人便开始频频出动,打响自己的名气。

而辽国官府在得知自己治下忽然冒出来的贼寇以后,一开始也是派兵试图围剿,可结果却是损兵折将吃了亏,之后便如张宝所料的那样,吃了亏的官府没有继续派兵前来征剿,在发现那些突然冒出来的贼寇并不攻击城池以后,索性便不再理会,

辽国的中京道以及西京道,就是张宝为张家下一阶段所定下的目标,但想要夺取这两个地方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辽国作为拥有者肯定不答应,而金宋这两个垂涎此地的家伙也肯定不甘心让张宝得手,这也就意味着张宝需要面对的对手有三个,一个是在道义上占据了上风,一个是手底下的人都很能打,而最后一个则是很有钱。

张宝想要同时跟这三个对手争抢中京道跟西京道,那就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贸然露头是绝对不可取的,唯有循序渐进,方能心想事成。

中京道与西京道大多地方本属于汉家故地,但问题是分家另过了百多年,那些原本心向汉家的人基本已经死得差不多了,现如今的北方汉人多是自打出生便是辽国的汉儿,要说民族感情,反倒不如那些汉儿跟辽人来得深,指望利用同根同源得到那些汉儿的支持,实在是有点一厢情愿。

不过张宝深知利益决定一切这个道理。北地汉儿不愿意跟南方汉人攀亲戚,大多数人的原因还是认为南方汉人羸弱,不是北方辽人的对手,认了没什么好处。但随着辽国被金国打得节节败退,这些北方汉儿必定会考虑自家的退路,到那时他们也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自己还有南方一帮亲戚。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到那时辽国指望不上,南方汉人还有一点指望,相信大多数北地汉儿就会主动开始回忆起当年祖父辈的往事。但驱动人心的还是利益,人不己,天诛地灭,真正大公无私的人能有几个?

时机未到,所以张宝尚需忍耐。什么时候出什么牌,这是有讲究的,不看实际情况的乱出牌,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容易将一手好牌打烂。

张宝当前对中京道、西京道的目标便是扎根,辽国还要跟金国蹦跶几年,趁着国内还没出现大规模的混乱,先把位置给占了,等到辽国国内混乱不堪的时候,张宝事先安排在辽国中京道及西京道的人就可以见机行事了,既可以用保家卫国为口号招兵买马扩充自身实力,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实力引起辽国官府的注意从而得到“诏安”,打入辽国的内部。

辽帝耶律延熹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向被他瞧不起的南人中竟然有人胆敢打自己的大辽注意,并且已经付诸行动,此时的他,正为如何剿灭女真人而头疼呢。辽国不是没有人才,可偏偏耶律延熹是个自负的人,只听得进去顺言,这也是为何以萧奉先为首的一帮奸臣能够得势的最根本原因。

忠言嘛,总是逆耳的。而这世上又有几个人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万万人之上的帝王,那更是不喜欢听到不同意见。

对待忠言,明君听到即便心情不爽也不会表露出来,反倒会虚心接受,改正错误。但对于昏君来说,那些说忠言的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耶律大石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说忠言而被关进大牢了,作为大牢里的“常客”,看守大牢的狱卒基本上都已经认识了耶律大石。有那好事者更是私底下开出了盘口,赌耶律大石这回又会被关多久。

耶律大石被关进大牢已经不是第一回,但这回与以往几次不同,被关进大牢的耶律大石面如死灰,仿佛遭遇了灭顶之灾,一副绝望的模样。别人不知道,但耶律大石清楚,辽国这回恐怕真的要玩完了。

自三年前金辽在护步答冈一战中辽国以绝对优势兵力惨败给了金国以后,金辽之间的战争天平便彻底倾向了金国。

护步答冈,辽国的伤心地。七十万辽军反叫金国凭借两万女真人击溃,最大的原因便是耶律延熹。耶律延熹虽然因为喜好游猎而锻炼出了一副好身体,但对于指挥打仗,尤其是大兵团作战,他实在不是那块料。

护步答冈一战,耶律延熹坐镇中军,任何人都不会想到在见到金兵攻势凶猛以后耶律延熹竟然会下令后撤,并且率先撤退。他这一撤不要紧,代表中军的大旗也跟着跑了,辽国兵马本就是由各个部族出兵组成,一看组织者跑了,那些参与者自然也就跟着跑,可这样一来,也就兵败如山倒,便宜了本以为此战必败的女真人。

对于护步答冈一战的结果,以耶律大石为首的辽国有识之士是即痛心又无奈,耶律延熹是大辽皇帝,又不能因为战败就砍他脑袋吧。可让耶律大石等人不能容忍的,是耶律延熹在经此大败后记吃不记打,依旧要征讨女真人。而且更要命的是,只要耶律延熹筹集到一定数量的人马他就发兵,可实际上那些人马已经难以对愈战愈强的女真人构成绝对优势,去了就是送人头,而耶律延熹又偏偏不肯听从耶律大石等人的劝告。

耶律大石这回被耶律延熹关进大牢也是真被逼急了,当众跟耶律延熹说了大实话,惹得好面子的耶律延熹恼羞成怒,不顾旁人阻拦的要再次御驾亲征。一想到好不容易积攒出的人马又要被耶律延熹“败光”,耶律大石就心如刀割,而且对大辽的未来,他也是愈发的不看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