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从无到有 一、恒心与动力(2 / 2)

钱校长这时站起身,他走出沙发心有所思地说:“你刚才说的我看只是暮色经济现象出现的一个促成因素,暮色经济出现的背后我看,还有其它很多因素促成,这就需要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

校长的话打开了大家的思路,董事长说:“我看年轻人中的佛系情结、小确幸、宅男、宅女以及年轻人死气沉沉,没有朝气缺乏奋斗精神,这还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有关。”

王有才这时说:“说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无到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穷则思变,竞争机制极大地激励人们产生一种创业、创新的致富,这种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对财富多寡的攀比,这种相互的竞争与攀比使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为谋求财富最大化的恒心,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董事长这时思路顿开,他说:“王有才的话使我的思路更开阔了,他说的很有道理。在历史上,美国建国后,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大量的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大都是从一无所有开始努力创业向发家致富迈进的,使美国在整个一百年之中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可是到了的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整个工业生产过剩了这就出现了经济危机-------。”

董事长还没有说完,钱校长就抢着说:“日本、德国也是一样,二战以后整个欧洲以及东亚都被战争打得一无所有,他们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上从一无所有中快速地发展起来。战后的二十年不论是欧洲或是在东亚,青年人大都充满了朝气,他们从一无所有中奋力拼搏力争上游,创造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

王有才坐在那里说:“可是到了战后的三十年,四十年从欧美到东亚经济逐渐进入低速增长期。这是什么原因呢?”

闻进勇答道:“这是因为房子建的差不多了,路也修得四通八达了,基本建设工程已经没有建设的余地了。发达国家国内的各种产能、资金都有些过剩了------。这就造成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资本以及产业开始外移了。”

吴理孔说:“从发展阶段上看,一个国家从无到有是人们奋发向上潜能发挥最大的一个阶段,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人们也是从一无所有中快速发展向前的。一旦到了“有”那问题就来了,你像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国民房子有了,汽车有了,吃喝不愁,久而久之这些国家的国民就弱化了努力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