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孔子的精神(1 / 2)

 第十五章孔子的精神

2—42正青智者问孔子的精神。步石答:有人引用孔子在世时被人骂“丧家犬”而咒骂孔子为“丧失精神家园的人”。有人咒骂孔子是丧失精神家园的人。并举例说他在世时就被人骂丧家犬了。殊不知,现在这样说反倒是表扬了孔子而暴露咒骂者是思想观念愚昧陈旧落后之小人啊!知道什么是丧家犬吗?就是没有了主人、主子的狗。没有主子,自己自然成了自己的主人,即自主,便自然拥有了自由。而自主和自由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特征吗?美国就有一个赞美“丧家犬”的动画片吗。而我们这里还有人用“丧家犬”来骂人,说明在有的人那里封建意识已经深入骨髓了。说明这些人恰恰是失去主子就六神无主的货色。所谓奴性就是指的这些人。要不是有一个强大精神力量在支撑着孔子,他怎么能坚持周游列国?坚持教育学生?坚持修订易经、诗经等等而不知疲倦?成天躲在家里当宅男,喝喝酒、搓搓麻将、发发牢骚、讽刺探索者是疯子、骂骂孔子这样的人是丧家犬,以石看来这样的人才是失去精神家园的人,精神无所寄托啊!外国有人这样骂,虽然不可以接受,但可以理解。那是要推行他的那个普世价值。有中国人这样瞎起哄,既不可以接受也不可以理解。要理解就只能用“无知”与“汉奸”来理解了。不存在孔子有无精神家园的问题,存在的是思想精神是否还合乎今世的问题。

有三个孔子: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论语中的孔子;一个广为流传的孔子。

孔子的言行被选择性记录在论语里,成为儒家的传世经典,这就是他的荣耀。污蔑无用的。那么孔子到底有哪些精神呢?老夫来说一些,抛砖引玉。

首先,要指出的是孔子是朴素的无神论者。无神论与仁的信仰有逻辑关系。相信人的力量,相信团结的力量,相信人类文明的力量,用不着依靠什么神。为什么西方社会先是“耶儒对话”,后又贬抑孔子?本质是借孔子冲破宗教黑暗,但宗教是他们的深度文化,并不能完全抛弃,抛弃,可能说话沟通都有问题。所以无神论这一点很显然是他们要防止的。有人说,是因为孔子的思想理论相对现代落后了。这理由并不充分,请问无神论和有神论谁先进谁后进?要求孔子的思想全部符合现代,是过分的要求。

第二、孔子具有乐观的精神和执着的精神。周游列国可以说是千幸万苦,甚至要到“反地”去改造那里,论语是在告诉人们孔子的执着精神。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述”于后人,就修订典籍寄托思想,以图后世。这些都证明他有乐观的精神。乐观与执着在孔子那里叫“恒乐”——恒久的乐趣。快乐人生在于实践乐趣。

第三、孔子具有抗争的精神。他与自己的没落贵族命运相抗争,积极向上,并使自己成为一代宗师,有谁能比?周朝的制度才是封建主义的,分封制与世袭制。但象孔子这样的人失去了世袭特权而变为自由民。他的生活怎么办?正如孔子所言,他从小为了谋生那是什么鄙陋之事都愿意做都做过的。注意:鄙陋而道德。养活了自己的同时他少年就开始自学,并用自己所觉悟的知识给人解疑释惑而有名气,适时开办学校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更好地养家糊口。有机会就做官,没有拉倒。当然,从孔子及其众多学生上来看,孔子的成功也反映出周朝的政治是仁义的封建主义。西方的封建主义要残酷得多,所以形成了强盗文化。他们的封建领主继承一切,论语中多处记录了孔子的抗争,如他嫁女儿和侄女的故事;如周游列国等等。

第四、孔子很少引经据典,说自己的话。引经据典即自动放弃发明权。

第五、主张自定义人生。孔子有他自己的自由观。自定义人生即自由。自由生活即快乐生活,养家糊口、实践乐趣即快乐生活。

第六、孔子所说的仁的理念中就含有平等的基因。有人说,孔子复古守旧,这样的观点十分的错误。孔子所推崇的是文王的“仁人”,即人的“自由、平等、共和”。后来儒家更是提出了“仁政”,原来意思即将“仁人”普及全体人民。这有什么不好呢?怎么可以用“复古守旧”形容呢?并提出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孝悌观来维系社会,当时是很进步的观念。也是有力地回答了废除奴隶制度,社会如何维持稳定的疑问。我们换一种态度,即以肯定的态度,来找一找孔子的优点好吗?以否定的态度找孔子的缺点再来给他改正的做法并不高明。因为这样对他实在是用不着。

第七、孔子具有中庸思想。或说他推崇中庸这个认识论的方法论。驾驶员必须用中庸思想。孔子推崇中庸为“至德”。认识极端、避免极端。骑自行车时一会儿左倾一会儿右倾地s形前进,基本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认识上就是中庸。后来中庸蜕变为和稀泥、老好人的代名词,庸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