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父子同心(2 / 2)

“有把握!爸,明白说吧,这就是论行赏。我自己最大的障碍就是年龄和资历。虽然现在中央要求大力提拔中青年干部,但很多领导脑袋里的思维定势,可不是一纸文件就能轻易改变得了的…”

范卫国说道:“不要说别人了,就是我,也觉得你提拔得太快。”根基不稳是大忌。”

范鸿宇笑道:“就是这么回事。你是我老子,都看不过眼,更别说其他人了。所以,你得先上去。你的年龄,资历,学历,人品,能力什么都足够了,缺的只是一个机遇。现在机遇已经到了眼前,再不抓住,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所谓机遇,其实就是高层大人物的关注。

此番彦华地区的,实则和全国大局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全国政治大局的一种“预演”,范鸿宇的大名,用不了多久,必定要在当朝大佬嘴里流传。这是一种了不得的政治资本,奈何他自己实在太年轻,短期内再怎么破格提拔,也有其极限。总是以微末小吏的身份参与最高层的政治大局,也不是那么靠谱。毕竟离政治中枢有点远,消息滞后许多,单纯靠脑海里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万一出现偏差,就悔之晚矣。如今范鸿宇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这种政治资本转移到范卫国邱明山等人身上去。邱明山范卫国都是奔五之人,现在还算年富力强,再磋距几年,便垂垂老矣。这个机会不抓住,一步落后,必然步步落后。至于范鸿宇自己,年轻是一个“劣势”,但也是最大的优势。他不怕没机会。

“鸿宇,官场险恶啊

范卫国轻轻叹了口气,忽然有些意兴萧索。

尽管这一回他们是大获全胜了,但遥望京师,那么风光显赫的大人物,说倒就倒了,事先谁能想得到?又有谁能够担保,将来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数十年奋斗,一朝付诸流水。

官场险恶,确是的评。

真要是能做个盛世小百姓,衣食无忧,子孙满堂,安安稳稳过完一生,未尝不是一种终极的幸福。

白乐天《长恨歌》云: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写出了高层政治的凶险莫测,自古至今,概莫能外。

范鸿宇对老子的心思了如指掌,笑了笑,说道:“爸,跟您讲个小故事吧。”

“小故事?”

范卫国深感诧异。

这个时候,儿子要给他讲故事?

“对,就是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尚书丁汝曼的事情。”明朝是以武取天下,开国初期,京师卫戍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到后来,就名存实亡了,都是京师的一些纨侉子弟在滥竽充数。明世宗嘉靖年间,北方蒙古族首领俺答入侵,嘉靖皇帝派丁汝曼亲自督军迎战,五六万军队一触即溃,嘉靖皇帝火了,就砍下丁尚书的脑袋。当时就有人说,当官太凶险了,这兵部尚书当不得。结果马上就有其他人站出来说,兵部尚书要是一天杀一个,那就不用当了。如果一个月杀一个,那还是要当的。”

范卫国不禁莞尔,感惬地说道:“未必这当官的吸引力,真的这么大?”

“就有这么大。对于赵学庆这种人而言,当官就意味着权力,地位和其他一切好处。就像阿说的,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

范鸿宇随口又将赵学庆“丢”了出来,对这位赵副专员的不屑,溢于言表。实在范鸿宇心里,是真的有点瞧赵学庆不上。相对而言,梁光华宋珉这些人,范鸿宇的印象反倒还要好一些。至少这些人终归也做了些有益的工作,不像赵学庆,纯粹的官僚,平日里对上级吹牛拍马,对下级作威作福,一点正经工作都不干。此番向邱明山“要官”,明明白白建议让自家老子顶他的位置,也未始没有这个心理因素在作祟。

这种官员,在范鸿宇看来,一个都是多余。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当官却意味着责任,当然,也意味着权力。只是这个权力如何使用,区别就大了。爸,你当县长之后,宇阳这一年多来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邱专员当了书记,管全盘。经济建设这一块,你给他管着,咱们彦华地区的飞速发展,就有希望了。”

范舟宇很诚恳地说道。

范卫国笑道:“你别自我表扬啊……宇阳这一年多发生的变化,一多半都是你的劳。”

到这里,范卫国心里也是暗吃一惊。平日里没怎么往这个方面想,如今一提起来,却更加觉得自己儿子真是了不起。管个枫林镇,便即成为全省明星,财政收入和群众收入翻着跟斗往上涨。顺带着给自己支了两招,宇阳也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范鸿宇忙即笑着说道:“爸,千万不能这么说,我就是出了两个点子,所有的工作都是你自己完成的。再好的谋士,也得投靠明主不是?诸葛亮要去了曹操那里,搞不好就是杨修的命。庞统也一样看不上曹操,这是有原因的。爸,你就是明主,我投靠你来了,哈哈……”

范卫国也笑了起来,伸手拍了拍儿子壮实的肩膀,说道:“鸿宇,爸答应你,这回一定不谦虚,一定争取!你都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思,我这个做爸爸的,更不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