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反差(2 / 2)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0 字 2021-12-26

可是他最大的希望,繁衍一个后代,记住这种仇恨的行为,却是难以继续下去,在找到一个据那媒婆说几代母女好生养的女孩子,先后不育,他只能解释为年岁太小,于是狠狠心,把目标对准了几个生过孩子,但是死了丈夫的丰润寡妇,这些寡妇虽然含羞,但也不是不能拿下。

但始终是没有成功,最后,一位不太满意的寡妇,刚离开他没多久,就为另一个男人又生了孩子。

很显然,这不是那寡妇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

而在一次,又迎娶了某位好生养的女人,以他的身份,这也是花费巨大的行为,已经有人对他收取商人吃请好处费的事情颇有微词了。

那次酒后,他想要去“开工”,醉醺醺的到了洞房后,却是始终无法点火启动,在那女人怀疑而渐渐鄙夷的眼神下,他慌张起来。

如果说是为了个人欲望,非要娶女人,姜大哲未必如此。

为了组织延续,香火传递下去,也是给大家的希望。

不然的话,那不多的愿意跟随姜大哲反中复李的人物,难道都是什么李氏忠臣?

别开玩笑了,不过是大家看着许多两班都被清洗,许多大君都已经消失,空余出来的位置,一旦好像姜大哲说的那样,中国人对外跪舔,儒生恨国成性,将来新朝廷被儒生掌权,肯定是对内屠戮剥削,弱民、疲民、贫民政策下,对外自然是必须跪舔起来。

这是有背后逻辑的。

首先,儒生阶级本身就与地主阶级高度重合。

为了维持自己后代可以世世代代做剥削者,那么,对内就要多多巧取豪夺土地,而压制贫民考科举,做进士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智商问题。

要提升智商很难,但是压制其他人的后代的智商却简单的很。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时候,儒学、读经班,素质教育这种亡国灭种东西大行其道,原因很简单,我虽然不能保证我的子孙后代代代都聪明,但我可以保证,其他人的后代,学了读经班,四书五经,素质教育,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到处疯玩,怎么可能比得过我儿子每天各种补习班的程度?

聪明吧。

后世的时候,有一部小说精准的说明了这种情况。

“……出现了一些主张降低人类智力的反智慧组织……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反智慧组织却无一例外地要求自己保持高智慧,严禁组织成员示范性地使用降低智力的药物或其他技术手段,声称自己有责任做最后一批智慧人,以完成低智慧社会的建立并领导其运行……”

后世的世界精英,无不如此,而了解儒学至深,明白其虐民贫民弱民的本质,姜大哲还是很确信,只要自己坚持几代,经常闹出事情,再用大量金银收买那些儒生,复国也许就在未来了。

为什么?

儒生厌恶战争,却也不是因为他们爱好和平,而是厌恶没有好处的战争,而发起一场大战,往往牵连深远,打仗,总要花钱吧,花掉的钱,本来可以分给这些饱读诗书的儒生,多买小妾,满足欲望,你看看,这差距多大?

而一旦给有功将士升迁,那么就有可能改变文强武弱的格局,那可就……

所以姜大哲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儒生肯定可以掌权,而对于儒生来说,做几年的首辅大臣,所谓现在不收,过期作废,那么做主任由他复国,大不了做一段时间的儿皇帝,还是关起门来称帝嘛。

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他后继有人的情况下!

而现在,这一切几乎做不到了。

油尽灯枯的姜大哲,却也是彷徨的。

帝都始终没有儒生开始掌权,也就无法贿赂,每年想去送礼的人,基本上都是原样退回,别无他法。

姜大哲悲哀的看了一眼,这些小伙子各个真是好壮实啊。

不但壮实,还非常机敏,对于朝鲜大体情况也了解的很,哪个州哪个市出产什么,有多少人口,对于那些寨子的打击仅仅是个开始。

接下来,就是移民实边的另一个进度,换地换人换家。

这些事情,都在姜大哲的所知中,他还是能看到一些机密文件的。

欢迎宴会是在一派祥和的情况下开始的,作为一座枢纽城市,这里来自帝都,来自各大矿业公司的代表不少,随着时间的进展,哪怕是市长,也不过是管管民政,各大央企的人物,虽然不敢违法乱纪,却也不是他姜大哲可以管的。

姜大哲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些原本躲藏在山里,一点点依靠捡起食物偷生的人,能够在野外生存下来,可以说死了无数人,才活下来那么一点,才刚刚安生,就被……

当然了,他不会可惜什么,但是,一面是朝气蓬勃,自己这一面却是江河日下。

于此相比,被装船运回帝都的过千女人,就不值得在意了。

当然了,希望仍在。

派出的清剿队伍不仅仅是胡三七一队,这次长老会精英尽出,对于早已掌握的名单和位置进行绞杀,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而接下来,唯一能够活动的,就是自己了,但是他收到了另一个消息。

“自即日起,所有反叛者的逮捕和审讯等工作都交给来自帝都的安全局,这也是帮你们减轻工作啊,你就管民生就好,你姜大哲是在长老那挂号的有功之人,怎么能让你去做危险的事情?而我们派出去不少钩子,到处想办法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敢于搅和风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