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北地风云(八)(1 / 2)

 颐和园 乐寿堂</p>

殿内四角摆放着的镀金九桃大铜炉内,散发着幽幽的檀香,似有若无的烟雾缭绕中,隐约传来一段青衣的念白,透过一个十五折的玻璃屏风,便看见东套间内,一个五人小戏班子正在浅吟低唱。</p>

慈禧斜着身子靠在用紫檀木精雕而成的御案宝座上,双目微闭,一只手放在膝盖上面,正随着戏词唱腔打着拍子,御案宝座两端,一对青花大果盘内摆满了各色水果,这可不是拿来吃的,是专供闻味儿的。</p>

已经在下面坐了半响的徐桐,此时微微挪动了一下有些发紧的身子,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庄亲王载勋,又看看站在慈禧身边轻轻摇着扇子的李莲英,终于有点按耐不住的样子,清了清嗓子说道。</p>

"太后,老臣今日进园子,是有要紧事情向太后禀报,事关我大清江山社稷,老臣不敢不言,也不能不言啊!...&hellip;"</p>

过了许久,慈禧方才睁开眼睛,看了看坐在下面的徐桐和载勋,叹了口气道。</p>

"既是上我这园子里来,自然是陪我这个老太太听听戏,聊聊闲话,好端端的扯什么江山社稷啊!...&hellip;唉,罢了,好好的戏也给你们两人搅了。"</p>

说着,仰起脸冲李莲英轻轻点了点头,李莲英赶紧走到屏风前挥了挥手,音乐声嘎然而止,紧接着便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不到片刻功夫,戏班子都悄然退了下去。</p>

"徐师傅,说说吧,看你这心急火燎的样子,到底是为着什么事情啊?"慈禧看似不经意的扫了徐桐一眼,手微微一抬,李莲英赶忙将桌上的茶碗递到慈禧手中。</p>

徐桐一振身走到屋子中央,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太后,北地恐怕会有大乱了!...&hellip;近日老臣得到消息,山东、直隶等地的拳民纷纷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风潮席卷之处,大有野火燎原之势,朝廷再不拿出一个妥善处置的章程出来,恐怕这局面将不可收拾......"</p>

"徐师傅,朝廷的事情有皇上做主,还用得着我这个老太太操什么心...&hellip;" 慈禧吹了口茶水上面的茶末,一副淡淡的样子。说是不操心,却又有合上茶碗问道。"不过这天下原本好好的,怎么又冒出这么多拳民出来?徐师傅,这里面的情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p>

"回太后的话,拳民烧香起坛的事情,打从咸同年间便有,起因便是为着洋人在我大清开设教堂,蛊惑人心败坏纲常,其中更有不法之徒欺辱百姓霸占田地拐卖孩童**民女之举,所以山东直隶等地百姓纷纷起而反抗洋教...&hellip;不过在太后听政的时候,这些事情虽说年年都有,却都只是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气候。可如今的情形却是大不相同,老臣听说山东直隶等地,几乎到了村村起坛户户练拳的地步,造成今日的局面,根子可都是为着一个......都是因为皇上推行的新政!"</p>

徐桐说着,抬头看了一眼慈禧的神情,见慈禧没有什么反应,咬咬牙又说道。</p>

"自打皇上亲政以来,和洋人签订了一大堆条约,把我大清的权益拱手让与洋人不说,还处处效仿洋人,今日一个新学,明日一个新政,还有皇上身边的康有为那些人,居然在京城内外高呼什么维新变法,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置我大清的江山社稷于何处?...&hellip;正是因为皇上一味的偏向洋人,如今洋人的气焰日益嚣张,百姓不堪其辱,才愤而反抗。</p>

太后!自古民心不可欺,更不可违!这遍地的拳民,虽说于地方是莫大的隐患,其中也隐匿有宵小不法之徒,可这里面也有我大清臣民的民心民意,这些拳民骨子里,可都还是为着保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啊!老臣这里有那些拳民的揭帖,太后容老臣给太后念几句听听..."</p>

说着,徐桐从怀里掏出一页纸,摇头晃脑的念道。"男无伦,女行姦,鬼孩俱是子母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老臣还听说这些拳民喝了化过符的神水后,可以刀枪不入水火不伤,洋人的子弹打在身上,连毫发都烧不到......"</p>

"好了,好了...&hellip;"慈禧猛地直起身子,手指在桌面上重重的敲打了几下。</p>

"徐师傅,你也是读圣贤书的,什么刀枪不入水火不伤,这些蒙骗老百姓的把戏你也相信?要真能刀枪不入,咱大清好端端一个圆明园能让洋人一把火给烧了?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的时候,怎么就没见着有人能刀枪不入?!"</p>

徐桐的脸顿时涨得通红,讪讪而不能言。一直端坐一旁的载勋听慈禧语气不善,也慌忙跪在地上,垂着头不敢说话。</p>

慈禧若有所思的看了徐桐和载勋一眼,放缓语气说道。</p>

"不过徐师傅提的这个醒倒是没有错。这直隶、山东遍地的拳民,朝廷处置稍有不慎,立刻便会骤起大乱。且不说必定会招致洋人干预,就是于我大清,放在京畿重地天子脚下,也不能不说是心腹大患,徐师傅,这个事情你们是怎么看的啊?"</p>

</p>

"太后所言甚是,老臣顾虑的也是如此。"徐桐接过慈禧的话头,瞧着慈禧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道。</p>

"为这事老臣和庄亲王琢磨了许久,也曾向山东巡抚毓闲去信商议,近日山东巡抚毓闲也有书信过来,和老臣的看法一致。老臣以为对待这些拳民,当用九个字:民可用,拳应抚,匪必剿!若能将这些拳民招抚编练成民团,立地就是几十万精壮汉子,如此一来,朝廷的隐患可以消弭,洋人也不敢小觑我大清,就是皇上那里...&hellip;"</p>

徐桐抬起头,迟疑着,眼中满是深沉的味道。</p>

哦,慈禧把玩着手中的珐琅指甲套,冷冷的说道。"徐师傅接着说,这皇上那里到底怎么着啊?"</p>

徐桐把心一横,"请太后恕老臣直言,老臣以为皇上毕竟年轻,做起事情来未免有操切之处,就说这皇上的新政,处处都是洋人的那些东西,听说以后还要废科举,改官制,再这么闹腾下去,我大清恐怕将纲纪沦丧,人心惶惶,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危矣!真要到了那么一天,还不是得太后您来收拾残局...&hellip;在老臣看来,皇上所以独断专行,依仗的不过就是那支新军,倘若咱们能将这几十万拳民握在手里,抓住他们仇视洋人的心思,再加以选拔操练,将来,将来......"</p>

说到这里,徐桐已经是满头冷汗,再往下的话,这会子就再也不敢继续说下去了。</p>

"将来又怎么着啊?...&hellip;"慈禧冷笑一声,缓缓从椅子上面站起来,看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徐桐和载勋,脸色铁青。</p>

"要我说,皇上的新政也没见着有多大的错,不就是学点洋人的东西吗?咱大清不如洋人的地方,该学的就必须学。当年李鸿章搞的那一套我是赞同的,现在我还是这个态度。徐师傅,你是理学名臣,学问也做得很好,可是这做学问首要的一条是什么呢?不就是你徐师傅整日提的那四个字,修身养性!你们都回家去再好好读读书,把书读明白了读仔细了,不要整日里尽琢磨这些事情,天色不早了,都跪安吧,以后没事就不要进园子里来扰我的清净!"</p>

说罢,慈禧看也不看徐桐和载勋,伸手搭在李莲英胳膊上,转身走进了里间。</p>

看着徐桐和载勋慢慢消失在殿外,李莲英轻手轻脚的走到慈禧身边,躬着腰小心的给慈禧揉搓着肩膀,试探着说道。</p>

"照我看,徐桐的话虽说有些荒唐,可他的心还是向着太后老佛爷的。如今还能有这样忠心耿耿的人,可是越来越少了...&hellip;"</p>

"恐怕是如今来孝敬你李大总管的人越来越少了吧!"慈禧哼了一声,吓得李莲英赶忙跪在了地上。</p>

"老佛爷,奴才万万没有这样的心思啊......"</p>

慈禧扬起头,望着殿外夜空中那一轮弯月,过了半响才摇了摇头,抬手示意李莲英站起来。</p>

"徐桐是老糊涂了,载勋是不学无术跟着瞎掺和,你是我身边的老人了,也要跟着他们犯浑?还说什么几十万拳民可用...&hellip;"慈禧眼中凌厉的寒光一闪。</p>

"这些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要能成什么气候,这大清的天下早没了,还轮得着洋人进来欺负咱们?以后没有我发话,不要再让徐桐他们进园子里,这徐桐和毓闲私下交往暗通书信,照我看这次直隶山东闹出这么大动静,没准就有他们在中间推波助澜。我们那位皇上可精明着呢!没来由让他犯疑。咱们啊,就呆在这园子里好好看戏...&helli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