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惊蛰(二)(2 / 2)

一个人的甲午 面条2008 4625 字 2019-09-02

他自己辛辛苦苦历经半生建立起来的北洋,在甲午一战中

云,就这样生生的毁于日本人之手,要说到对待日~,这位李中堂恐怕恨不能将日本人剥皮抽筋,方能解心头之恨。

“不可,别人那么远赶过来,我大清礼仪是断断不能少的,就这么着,把迎接伊藤博文的仪式搞得越热闹越好,越隆重越好,再把西方各国在京的公使们,还有那几个西方的记者都请到津门去,既然是和谈,总还是要有一点和谈的气氛嘛。(全部小说超速更新:)”光绪轻轻一笑说道。

李鸿章不觉一怔,有些捉摸不透光绪话里的意思,再见到光绪眼中闪烁的点点笑意,心头不觉一动。

自从朝鲜事变后,大清一直都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果真按照朝鲜政府在公告中表明的态度那样,将谋求国家的独立自主,那么大清在朝鲜平壤的驻军将怎么办?继续驻防平壤,在外交上面将处于相当尴尬的地位,果就这样撤退,恐怕大清从此就会失去对朝鲜的控制力。退一万步讲,即便朝鲜暂时还不敢有这样过激的表示,可马上就要和谈了,涉及朝鲜的问,又该怎么去谈。

这些日子里面,皇上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李鸿章心中除了焦急万分之外,也是感到些许的诧异。眼前的皇上可不比寻常之人,心思手段都是出人意料,以他对皇上的了解,越是不动声色,背后就越是隐藏着惊人的大手段。

当初朝廷和日本和谈的时候,皇上不就是这么不动声色的摆了朝廷和日本人一道,生生的借势而起,赢得天下的民心人望,连带着让日本人都吃了不小的暗亏。难不成此刻皇上心中,早已经对朝鲜的事情有了成算?

想到此,李鸿章心中多日的焦急郁闷顿时一扫而空,精神气一下就上来了,目光炯炯的望着光绪说道,“恕微臣莽,皇上对于朝鲜事变的态度,到现在微臣还没有想明白,皇上今日又让微臣此,莫非皇上在背后已经有所展布?”

光绪默默的注视着李鸿章神情的变化,过了儿后,才轻轻的吐了口气,嘴角的笑意转瞬即逝,冷冷的说道,“李鸿章,你瞧朕是个会吃亏的人吗?尤其是吃日本人的亏?日本人玩的这套把戏还能瞒过朕的眼睛?他们要玩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朕索就陪他们玩大一点,况且是伊藤博文这样的主客来了,朕还不能给他好好准备几道菜?如今先让他们风光显摆一下,把台面上的戏份唱足…………

和谈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就照朕刚才说的办,把场面搞得越大越好,要让西方各国都看到我大清的礼仪和诚意。(手机浏览搜搜999)至于和谈嘛,慢慢谈就可以了,要是伊藤博文提到朝鲜的事情,你就和他拖下去,等到朕的那几道菜准备好了,朕倒是要看看是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伊藤博文又怎么下得了这个台阶!………”

李鸿章起初还有些困惑不解,听到最心中已经是一阵心潮起伏,原本愁眉紧的脸上猛地闪过一丝古怪的神情。他是何等聪明之人,又是从多少风浪里闯过来的,刚刚光绪的这一番话,隐隐的已经让他猜到了些许深意,不由探着问了句,“皇上的意思,莫非指的是那个下落不明的朝鲜国王?难道他在我们大清手里边?”

光绪沉默了片刻,缓缓走到李鸿章面前,神情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反而是深沉的看不见底。“一个朝鲜的国王,能够对中日之间产生多大的影响?朕不是要和日本人斗气,玩些什么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朕要争的是我大清未来五年到十年的主动权,是东亚的风潮大势!朕要让日本跟着朕的步子走下去,一步步走到绝路!………

朕太了解日本了,比们谁都要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疯狂。李鸿章,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记住朕今日说的这句话,中日之间永远没有和平之说,只有生死之战!朕有时候想,我们这两个国家,就好像上天特意安排在一起的一样,不是冤家不聚头,总归是要经过你死我活出高下后,才能平静下来。甲午没有结束,既然结束不了,就留着有一天来一个彻底的了断吧………”

光绪的话语在空荡荡的东暖阁内回荡着,就像是一股看不见的狂风,在李鸿章眼前呼啸而过,忽然之间,一向沉稳老成的他,竟然像出神一般怔怔的望着光绪,心中翻滚着一份说不出来的感觉,震惊,茫然,困惑,和无数惊涛骇浪掀起的壮怀激烈。

“皇上,微臣明白了!”李鸿章有些艰难的跪了下去,扬起头望着光绪说道,“微臣这条命,会留着看到那一天的。”

…………………

朝鲜平壤玄武门上

杜振武背着手一动不动的扬起头,静静的望着满天繁星。

来到朝鲜平壤两个多月了,杜振武一直都忙于接手新建陆军第三镇的相关军务,再加上军情处这边又压下来一件惊天动的大事,让新建陆军第三镇协助配合,这些日子他忙的是连一个囫囵觉都没有睡过,整个人都累得瘦了圈,不过神情倒是比之以前沉沉内了许多,似乎正如同当初杜怀川说的那样,朝鲜的这片几千里江山,把他心头那些说不清的愁苦都变成了漫天风雪,散开在白茫茫的大地上。

“在想什么呢?看你今夜走了路一句话也不说,有什么心事?”李奇峰从杜振武身后的黑暗中走了出来,抬头仰望着星空静静问道。

杜振武头也没回,只轻轻跺了跺脚,转头望向汉城方向说道,“你们军情处那边有消息回来吗?朝鲜那个国王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到平壤,陈卓大人那里已经催问几次了。”

今天先写到这里,太累了,本来想写多点的,架子铺开了,可是真的写不动了,明天早上还有会,明天估计也和今天差不多,C0字左右吧,后天争取多写一点,爆发一下,最近感觉很好,写的也很爽,就是时间精力不够。(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