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成功说服!(2 / 2)

21世纪的时候,美国普通人对于中国有好感的人已经高达60%了,但是在政治和经济上却并没有表现出这一点,这就是因为有超过80%的精英阶层对中国是反感的。

这也表现在美国的互联网上,说抵制中国货的,绝大多数都是精英阶层,而平民则没什么感觉。

——虽然在实际行动中,这些精英阶层都巴不得能从中国进口到更多的、廉价的产品。

要代表美国的先进文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这些精英的阶层入手,让这些人都接受了自己的意志,然后通过现实的反差,让这些人更加的在乎学区的生活、在乎自己的意识,那便是自己成功了。

做得太过火也不好,凯瑟琳也知道这点,所以她不可能太过分了。否则精英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而变成了**丝,那对谁都不好……“那教育资源呢?我们需要大批的优秀的教师团队吧?”

“是的,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的计划之中,首先是建立一所大学,然后通过经费的手段来招募一些对我们的学区感兴趣的各类教授。”

不是对学区感兴趣,而是对经费感兴趣啊……“此外,保护伞公司也已经有意向投入一千万的资金在学区里面建设一个医疗实验室。”

凯瑟琳才不会告诉这些人,自己在还没有规划的时候,张口会挥霍了一个亿呢……“至于中学机构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将尤里卡的学校迁入,组成我们最初的构成,然后我们再慢慢的成立其他的一些学校,而等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足够的大学教授慕名而来,我们便就有了足够的名望,只要用高额的薪水,我们不愁找不到好老师。至于硬件器材的话……我们相信会有好心人来捐助的,我们的学生们会对这些好心人感激的。”

嗯,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这就是潜规则。

“好心人”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无非就是财团和大公司了。

所谓的捐助,无疑就是广告效应了。

对方毕竟是精英嘛,如果在他们之中获得好感的话,以后岂不是更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的旗下进行工作?

这样的事情,就不能明说了。

虽然在美国的时候,大家说话都直来直去的。

但是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就是因为潜规则不能摆在台面上。

而且那些政客也不可能大大方方的说:“咱就是洛克菲勒的利益代言人!”这样的吧?

遇到那种情况,那就是真遇到了大傻x。

大家这个时候心照不宣就好……“这样的学区有没有盈利的可能性呢?如果想这样一直下去的话,都是在亏损吧?”

着眼于长远,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当然有办法盈利了,学区必须要维持自身的健康良好的发展才行。”凯瑟琳的解释是这样的:“首先,我们的学区对于精英学生采取免收费或者低收费的策略,但是我们对于其他的想要进入这个学校的普通人,则采用高昂的学费的政策。而等到我们学校经过了数年的发展之后,随着我们的第一批的毕业生的毕业,我们的学校,也将逐渐的有了名气,慕名而来的人数绝对不会少,这就是我们的收费的第一个方案——当然,单单只是靠这些学费,最多只是让某些学校收益而已,对于全局上,我们还是不够的。”

凯瑟琳顿了一下。

“——但是请注意,我们所设计的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校,而是一个城市。学生们同样也是最善于消费的群体之一,我们在学校里面,可以有服装店、餐饮店以及游乐场等一些娱乐设施的存在,在消费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大量的税收了。而在另一个方面,我们对于想要在学校经营的商家,也将采用招标的方式,这样也能够产生利润。”

“最后,我们学校同样有很多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不可能永远只是投钱的无底洞,他们也会产生产品、也会产生利润。在未来的三十年内,我们有足够的方法来面对可能产生的赤字。”

凯瑟琳停顿了一下,她又补充了一句:“而且,请将目光着眼于未来,在进入了社会之后,才是我们的这些精英对社会产生最大影响力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他们创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价值。在整个联邦的角度而言,这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凯瑟琳每一句话都用的是肯定的语气,这样的语气不知不觉间,就会让人产生一种信赖的感觉,凯瑟琳已经将这些人都蒙过去了。

“我觉得你已经成功的说服了我……”

有人便点着头。

凯瑟琳松了口气,事情虽然不能说这样就定了下来,但是大致上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只要不出现对方坑爹的这种情况,自己就是十拿九稳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