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分析满清的形势(2 / 2)

最终,在第二天的下午,整个三宝颜市的摩洛人军队,全部被消灭殆尽了。

朱海涛浑身都是敌人的鲜血,他砍了四十多个人,浑身都杀累了,可是却感受不到一点疲惫,反倒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感觉。

“统制,这是马京达瑙苏丹国剩下的俘虏,就这几十个人了,您看怎么办?”秦涛将一批投降的俘虏带到了朱海涛这里。此时朱海涛正坐在一栋房顶上休息,轻蔑地往楼下跪在地上的俘虏们看了一眼,说道:“将他们全部杀掉,以告慰三宝颜被他们杀掉的华人!”

“是!”秦涛得到命令,立即对下面的人说了砍头的命令。

这些人随后就都被拉到一边,全部被砍了脑袋。

对于这些禽兽,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投降,直接送他们去见他们的神就好了。

“让军队集合,找个地方休息一番,然后咱们把整座城市洗涤一下!”朱海涛下令道,随后他就躺在了楼顶上,他太累了,准备在这里睡上一会。

过了一晚上,他才被身边的军官叫醒,原来是那个钱家的族长钱仁过来了,要探望朱海涛和众将士。

朱海涛立即起身,这对于他来说是个拉拢人心的好机会。华人毕竟是自己人,那些摩洛人的死活跟他没有关系,最好绝种了才好,好给华人腾出地方来。

朱海涛来到了钱仁所在的一个还算完好的房屋里面,双方握了握手才开始了交流。

“朱先生,您对桃花源的华人大恩,犹如再造,钱某真是无力报答啊!”钱仁哭着说道。

朱海涛则回应道:“三宝颜自从前明三宝太监再此停靠,就是我中华之地,这个马京达瑙苏丹国狼子野心,竟然想要占我领土,杀我同胞,简直就是罪无可赦。钱老您放心,这次我就是为了灭亡岛上这三个苏丹国而来,他们对我华人之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必须遭受严惩!”

“没想到朱先生志向如此远大,钱某真是佩服之至!”钱仁这个时候换了个语气,对朱海涛说道:“朱先生志大才雄,不会止步于棉兰老岛吧?”

朱海涛没想到这人提这个,不过他也应该看得出来,一个小小的棉兰老岛确实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要做的就是要全球部武,一统四海,将中华文明传播与坤舆万国之间。

“钱先生眼光独到,朱某正有此意,对于华人来说,棉兰老岛只是沧海一粟,如果朱某拥有整个南洋,我们汉人也就有了一片天堂,不用再遭受阿鼻地狱的折磨了。”朱海涛说道。

钱仁听出了朱海涛的意思,皱了皱眉毛,说道:“莫非,朱先生还想要北边?”

朱海涛点了点头:“满清灭我汉家衣冠,屠我千万同胞,呈明末丧乱,靠机巧以得天下,杀戮太重,后世之君德泽不相掩。难道钱先生就能如此安心吗?”

钱仁却摇了摇头,说道:“这也是百多年前的事了,天下人除了少数当年遗老之后,谁还记得?现在朝廷上圣君当朝,国势正值春秋鼎盛,朱先生纵有大志,也难伸拳脚啊!”

“哈哈哈……”朱海涛却笑了起来,说道:“钱先生,这乾隆当朝已有几十载光阴,观其所为,无不是倒行逆施。汉地人口已愈四万万,比之明末不知翻了几番,天下有土者田联阡陌,无土者毫无立锥之地,这本是大祸之源。方今天下,唯有南洋和满洲之地还未开垦,可是乾隆如何去做呢?对于东北犯禁逾越柳条边之人,全部逮回关内,对于下南洋求生之人不闻不问,甚至尽行诛戮,对于属下贪污之事,不闻不问,这不是取死之道?即使没有我来灭之,天下大乱之势亦不远矣。”

朱海涛也不和他废话什么满清正统,什么文字狱的事了,直接点明了现在满清的人口爆炸问题就成了,明末两亿人口,遇上天灾人祸就全国动荡了,现在满清四亿人口,乾隆还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和下南洋,这不是找死吗?八旗子弟现在还有几个能打的?都骑马人堕地,射箭箭虚发了,还能和自己比?

历史上二十年之后就爆发了川楚白莲教起义,清朝损失了十多名提督、总兵等高级武官,副将以下400多名中级军官丧命,花费了超过两亿两白银才将乱子平了下去,可是“竭宇内之兵力而后定之。”

这种级别的起义和明末的陕西农民大起义没什么区别了,清朝就是好在早先平定了蒙古、新疆和东北,才没有任何外患同时起作用。要是和明朝一样,遇到两面夹击的态势,嘉庆的结果和崇祯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总之,现在的满清天下大乱之势已成,和明末没什么区别,就等着萨尔浒那一阵东风了,我就愿为天下先,做这东风。”朱海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