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洪武年的官,是真的惨(2 / 2)

谷啍

那五百个兵丁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两广地区最大的祸害,朱亮祖已经伏法。

老百姓们弹冠相庆,高兴的自然是不用多提,而道同在边上,看着百姓们欢颜笑语的表情,也是默默的笑出了声。

至于说番禺县的其余地痞流氓们,等待着他们的自然是法律的制裁。

————————

风和日丽,天清气朗。

办完了番禺县的事情之后,朱启也就要跟着朱元璋,一起返回广东南宁府,去视察一下关税办理的事情了。

这也是朱元璋来到两广地区最重视的事情了。

番禺县令道同,自然是跟随着过来送行。

道同想跟着辽王和皇帝一起走的,毕竟他身为当地县令,看到皇帝来了,不跟随,实在是说不过去。

不过,朱元璋没有让他随,而是让他留在番禺县处理余下的事情,比如说协助锦衣卫把朱亮祖的家给抄了。

此时,番禺县县令道同,看到辽王殿下和皇帝陛下要走了,脸上也是十分的不舍。

一直送到十里亭外,道同也知道不能再送,得回去了,这才对着辽王殿下说道:

“若非是殿下来到这番禺,没准我的小命都已经不保了。”

道同已经知道,朱亮祖提前写了弹劾的信件,送去应天府,只是朱元璋已经往两广这边来了,所以就错过了这封弹劾信。

而后面朱启将这件事情一说,主要是让朱元璋知道此事。

但是在道同听来,那就不一样了。

这分明就是辽王殿下救了自己一命啊。

如果不是辽王殿下,这弹劾信送到皇帝手上,皇帝相信自己还是相信朱亮祖,都还说不定呢。

所以道同的心里,对于辽王殿下还是非常感激的,朱启并不知道这些,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不过朱启救下道同,其实也是有点私心的,他拉着道同小声的说道:

“回头我要就藩辽地,到时候会和朝廷推荐,让你到辽东去做官的,若是不嫌弃的话,还请你不要推辞。”

道同一听,没想到辽王殿下竟然这样说。

不过去辽东做县令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朱启其实是打算推举道同当辽东知府的。

毕竟这么好的官员只干县令的话,实在是有点可惜了,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把这上梁给弄正了,下梁多少会收敛一些。

而且知根知底的人,打交道起来也方便。

自己以后在辽东当藩王,少不了要和地方行政官员打交道的,和道同打交道总好过和那些贪官污吏们打交道。

毕竟朱启只是想省点事情,那些贪官污吏没准什么时候就给你闹出一堆事情来了。

而道同这个人值得信赖,一定能够将地方打理的井井有条。

朱启说完以后,别让道同赶紧回去,随后自己跟随着皇帝的车马,朝着南宁府的方向去了。

只留下道同一个人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而朱启希望能够让道同去辽东做官的想法,之前也和朱元璋说了,无非就是辽东那边新近收复的土地,民心不稳。

所以民心这方面是一定要好好治理。

与其安排一些不知根底的人去辽东当官,倒还不如就让道同过去,起码他是一个清官好官,在那里做地方官员的话,对民心大也有好处。

而朱元璋也觉得很有道理,更何况道同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县令,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朱元璋也看到了当地百对道同的热爱和尊敬。

与其让他继续当县令,不如调去辽东当个知府。

也算是有个空缺,让道同直接填上。

朱元璋也好,朱启也好,都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两人很快就到了南宁,然后朝着关税实验地过去了。

这里毕竟是边疆,朱元璋身为皇帝,要到那边去也是挺危险的事情。

放一般的皇帝,肯定是不能随随便便的过去了,不过朱元璋是何许人,曾经骑马持枪驰骋沙场,前线杀敌都干过。

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倒也算不上什么危险了。

关税实验地这种东西也并不算特别的复杂,大明本来就有边关的检查,像是铁器或者火器之类的东西,是绝对禁止出口的。

在这些边关检查的基础上,再设立专门的关税机构,进入市场的货物都要缴纳税务。

朱启安排过去的那些学生们,把关税办理的也都井井有条,再加上有锦衣卫们的从旁辅助。

关税收取的事情,可以说是进行得相当顺利。

而这不过才小半个月的时间,收取的关税就已经相当的可观了。

朱启将账本给朱元璋,简单翻了一下。

半个月的时间,光是广西这一处关税就收了,有将近上万两银子。

这个真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日进斗金了。

而这只是一处关税而已,若是全国各地都把这关税铺开的话……

朱元璋简直有点不敢想象了,光是收关税,怕是就能够抵得上所有从农民头上收税的钱了。

而关税如此利润巨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封建社会,钱财自然是往商人和官员手上逐渐集中的。

在近现代历史之前,封建王朝想要从这些官员和商人的手上收税,可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庞大的既得利益者集团已经构建起来,就好像现在的漂亮国一样,背后的选举其实都是各大财团在支持和操纵。

而所谓的两党,也都是代表着各大财团的利益。

官本位的封建王朝也同样如此,不过官员不是被资本操纵,而是利用资本来捞取油水。

说多了过于复杂,而且也不能展开,便到此罢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关税就是动了商人的蛋糕。

而且不是简单的小切一刀,而是将40%的利润都切了下来,这能不挣钱吗?

别看封建王朝都是重农抑商的,这些财富可多集中在这些商人的手上呀。

当然了,他们把钱赚到手以后,一部分要孝敬上面的人,这就是另说了。

而清朝末期的时候开了关税,那每年的收入可是直接几倍几倍的增加。

烂成那样的大清,都能够依靠着关税强撑了好几十年,更别提现在,正如日中升的大明王朝了。

朱元璋看到了关税的甜头,自然对关税报以厚望。

吩咐朱启一定要好好办好此事,然后渐渐推广。

毕竟钱这种东西谁都不会嫌少的,没有钱那真的是啥都干不了啊!

朱启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这肯定不能拒绝呀,都已经把广西关税的活给接下来了,要是再推掉的话,岂不是坐实了自己是来广西找蓝仙儿的嘛?

那怕不是要被朱元璋骂个狗血淋头了。

日子已经到了十二月份,天气已经渐渐转冷。

而朱元璋在两广地区视察一番之后,也带着朱启很快返回了应天府去,马上就要到了新年。

新的一年,很多的祭祀大朝会都需要朱元璋这个皇帝来主持,自然是不能够随便耽搁的。

而要论最高兴的自然就是蓝仙儿了,不仅回到了朱启的身边,而且还亲眼看到了杀父仇人被绳之以法。

虽然不是自己亲自动手的,但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的未婚夫策划设计的。

也算是间接地报了仇了。

至于说朱亮祖,等待他的自然是死刑。

而且不是简简单单的处斩或者吊死那么简单,而是要在朝会上直接在文武大臣的眼前活活鞭死。

这也算是警告那些文武大臣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做触犯大明法律的事情。

更不要把大明百姓当做鱼肉玩弄,如果有人胆敢这样干,那下场就如同这朱亮祖一般,别说免死铁券了,就算是免死金券都保了他的性命!

只能说一句,洪武年当官,是真的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