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话 荒唐后的第一个月(1)(1 / 2)

编辑化偶像 起罪 10618 字 2019-09-03

 第八十八话荒唐后的第一个月(1)

这几天的中国网络界,乃至于文化界真的疯了。(顶点小说手打小说)原因无他还是围绕韩子俊这个人

“韩子俊惊现北京地铁”

“斗罗2第一人称短片率先公布。”

“智能型声控手机被直接目睹使用。天骄,第二个微软指日可待。“

这些各大娱乐媒体的标题,以及一些主流网站的报道标题。早就已经司空见惯

而因为韩子俊出现在地铁上的偶然性和轰动性,新浪新闻网干脆直接把整个标题给了韩子俊报道这件事情。

不能不说韩子俊身上所发生的事情永远是那么的引人注目,其中一段被网友用手机拍下的视频更是被广为传颂。模糊不清的画面里面,先是播放了韩子俊带着亲切的笑容,正在和一个学生搭话,与此同时,其手上拿出的一款从未见过的机器,发出的一段有一段颇具人性化的语音回复也瞬间映入了无数人的眼帘。

手机会自己讲话,这是什么样的科技啊。人们的关注焦点,乃至于外国的媒体都把视角集中在了这里。

片段中,韩子俊口中提及的cpu转化器和斗罗二的片头运行画面,更是被点击了数次。在这其中有手机的那段国骂更是成就了上千万的点击量。

“你知不知道你不是人,你不是中国人,你学了英语就是在卖国,知不知道,。英文是什么,就是祸害中国的大混蛋,英文是什么,就是中国政府在卖国的最大见证”

此话一出,绝对是引起无数学生同志的共鸣,而韩子俊口中的brain乃至于团队成员更是被那些学生们封为神明。

相应的却也遭到了美国媒体,日本媒体,乃至于俄国媒体的重大谴责。特别是日本哪方面,骂的最凶。他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具有攻击性的设定。而一大批的日本粉丝甚至直接到韩子俊的微博里面进行抗议。

同时,中国方面虽然政府没有出面。但是也有人抨击天骄公司了。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那句,英文是什么,就是中国政府在卖国的最大见证。

这话拐着弯的就是在骂,中国政府逼着中国人强行把英文变成第二语言。而这句话,一下子就让国家看不过去了。一个搞网络的竟然牵涉到教育问题了。这不是外行人管内行事吗?

质疑国策吗?

一旦有了反对的声音那只好打压了,一群狗屁不懂的人就此开始了放狗屁。骂的是比什么都难听。还好麒麟没有进行发售,从而传播。不然的话,兴许这盛况还不只这样呢。

然则也就是因为这句话,却让总是潜水的韩子俊来了个爆发。

也不知道韩子俊是哪根筋抽抽了,只见把一段绝对具有爆炸性的博文放到了自己的博客上。掀起了一阵又一阵难以想象的轰动

原文如下

“我知道那句话,很引起大家关注,所以就做个回应吧。首先,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错误的。相反的我还要在加上一句,现在的中国人,如果再一味的学习外来文化那必将国不将国。我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的确有必要,

我是个混血儿,但并不代表我不了解中国。从小就学习中国文化的我,四书五经是学习的基本标准,可是我到了中国呢。那些被韩日视如宝贝的东西,却被看成粪土。

现代的中国人,在学什么呢。说的难听点就是在盲目的学习外来物。其中的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英文

首先申明一下,我这不是针对英文,对于一门语言,自然有去学习的程度。可是看看你们自己,你们真的是把英文当成一个爱好去学习吗?说句实在的,百分之就九十的人,就是把它当成是一种生存必要。

然则,就因为这种需要,中国的新一代在接受什么教育呢。我们团队总结了一个特定名词,将其称之为卖国教育。

而这个称呼最大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目前中国年轻人学习外文的花费和时间是最大的。相对的学习本国的文化却一点的时间都没有。

也因为如此,中国人对于文言文不会看,相反的倒是英文会看了。而这种现象难道不是一种对于民族的国耻吗?然则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重外不重内的格局,毋庸置疑就是政府导致的

没有政府的主持,又怎么会出现这种格局。我知道维护的人一定会说学习英文是为了了解外界。扩展知识,复兴中国。但我也要反问一句,了解外界就一定要牵涉到全民吗?在一个刚刚三岁的孩子面前,就必须要加上强制性学习英文吗?学习一门语言难道不应该是自愿的吗

而对于这种情况,我只能哀叹。同时作为一个爱国者,我也必须指出,这种的教育制度,正在毁灭一个本身具有无限财富的国家。他的进程很可能歪曲整个中华民族的后代。

不怕大家笑话,之前我的公司有一个年年拿奖学金的清华学生来应聘,但是就是这样在大多数中国人认定是人才的人,却被一个我觉得非常简单的问题难倒了了。我问他他张仲景是哪个朝代的。他给我来了一句这和他应聘的岗位无关。我又问他请你作答,他给我回了一句宋朝。

答案无疑是错误的,可是在我公布正确答案的同时,我能否询问一下在坐的各位,这个答案在你没有百度之前,是否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请你们问问自己。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连这么一位在中国古代做出了杰出医学研究的古人,连其所处的年代都不知道。

一个民族的历史,作为国民不了解应该吗?一个民族的语言最经典的精华,所花的时间却连学习外语的一半时间都没有。那应该吗

我问过那些明明具有高学历但是对于国学却一问三不知的人,他们为何如此。他们的答案是不需要且精力不够他们去学习。

对这个说法,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像我这种可以连套的学习好多东西的人毕竟是少数。然则一个普通人的精力专门用来学习自己国家最基础的知识却也应该是足够的吧。而那到底是什么构成了这些。

在调查看来,一来是中国的年轻一代受不了玩乐的诱惑,把过多的时间放在了放松和玩乐上。二来就是课程的设计问题导致的。

在玩乐的诱惑上,我没有办法。但是凡事过来人却也应该明白,这一点谁都无法阻止。哪怕就是我也不能例外。在学习之余,寻求放松是人之常情。能否克制终究还是个人素质。

而在以上这个条件不能得出结论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就可看看设计课程的问题吧,首先请大家看看现在初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不说具体有什么课程,在这其中就光是英文学习安排占据了将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科安排。而这几乎是每个学校,乃至于每个年级都会达到的。

相应的有关于中国历史,语文,教授文言文的课程的综合又有多少呢。连英文的一半都没有。

我问我的儿子韩学校里的课是怎么上的?他和我说,很不合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历史课有时候还要被英文课抢去,语文老师见了英文老师要让着走。最后干脆和我还来了一句,中国到底是以什么作为母语的。

再看大学的课程设计,大学了按理说应该学习更多的专业性知识了。可是中国的大学生在做什么呢。

单纯的就是混,目标呢,则是完成毕业的最基本标准,既大学英语四六级。并且门门合格。

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开始,这英语就从没断过。到最后英文的教育甚至还比国语的教育多出了那么四年。整个国家的年轻人,就是在为这么一门不是本国语言的语言奔波。

可是就算是这样,又学到了什么东西。四级过了,能进行基本对话吗?六级过了,有能够是否直接看懂对方的语言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后,又到底铸就了什么人才。

我不知道答案,我真的不知道到底会得出这个答案,但是我却知道,如果把学习这些东西的少部分时间花在本国传统文化上,到底会有多大的好处。

它的存在,至少会让国人注视自己悠久的历史,它的存在至少会让国人以一个更像中国人的方式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它的存在至少会告诉你时时刻刻的关注自己本来所拥有的东西不会让起流失。

那位清华学生无疑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流场出来的半残性产品。为了学习一些外来文化,利索当然的就在国家政策的允许下,抛弃了一些作为一个国人必须要学习的常识。乃至于包括整个民族的基本常识。

可是就是因为这种抛弃心里,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在除了部分专业人士知晓外,竟然全部无知。

以至于父母不知道,孩子也不知道,一代代的都只知道迈克乔丹,爱迪生,爱因斯坦。后果可想而知。而那个时候,我看中国也不用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了,干脆叫做美利坚华人国算了。

你们批判,你们讨论,我的手机里面的一款程序,然则你们又可曾想过,在看热闹的同时,看看整个世界在如何看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