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南书房行走(1 / 2)

重生在大清 阿袭 3516 字 2019-09-03

 错觉得自己这个要求不算高,皇上应该能答应。给手,算不上什么正儿八经的官职,每天又有新奇是事情,而且看着施世伦破案,自己很有兴趣,说不定以后可以写一部侦探小说……再说了,一年还能有多少案子?自己既可以悠哉游哉的游玩,又多了一份薪俸,何乐而不为?

没想到施世伦居然把头摇得像拨楞鼓似的,“不可不可,郡主身份尊贵,怎可做下官的助手,如此辱没身份,下官实在不敢……”

顾错眼珠转了几转“施大人,你放心,我在你身边也不要什么权利,更不会指手画脚影响你办案做事情,再说了我不是胡搅蛮缠的人,说定以后还能像今天这样帮上你的忙……”

施世伦瞄着皇上的脸色,依然还是摇头,其实依着皇上对郡主的宠爱,施伦巴不得顾错来顺天府,但是刚才皇上可是跟他使了眼色的,明显的皇上不同意错郡主去他那儿,他哪敢应承下来?

顾错赶紧去拉皇上的袖子“皇上,您刚才答应封臣女一个官做的,您快点让施大人答应。”

皇上笑道:“朕是应许你了一个官,不过施世伦既然不愿意,朕怎么好强人所难?不如朕封你南书房行走,你看怎么样?”

顾错一听就愣了,南书房走?这是个什么官?顾错隐约听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也是南书房行走,貌似…大约…好像…是相当于皇上的秘书吧?

张廷玉现在年轻,没听说过他的什么事迹,但是张廷玉的父亲张英那可就不是一般人了,他曾经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少师,现在一家父子俩全都在朝为官,在京城那是赫赫有名的错虽说没见过这两个名人是不代表她不知道,尤其是顾错前世看到过关于张英的一个小故事,一直到现在也曾忘记。

故事说的是安徽桐城有个六尺,也叫仁义胡同有六尺多宽,百米来长。传说巷旁原住张吴两户人家,吴家砌墙的时候占了张家的宅基地张家一怒就写了一封书信给远在京城的张英,让张英为自己家做主,张英回信时写了一首诗:“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后照办,让地三尺,吴家听说此事深感愧疚,也让地三尺,就形成了六尺巷,一直被世人传为佳话。

顾错赶紧问皇上:“和康三十九年的进士张廷玉张大人一样的官吗?”

皇点头道:“不错啊喜不喜欢?”

顾错傻。乖乖家寒窗苦读多少年才考一个进士及第。得了一个南书房行走自己凭着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居然也是南书房行走皇上莫非老糊涂了?再说了。四更天就得起来准备上早朝。那时候还是深更半夜。自己睡地正香呢。这还不算。据说皇上上早朝地时候都不准大臣去如厕。尤其是那种得了皇上眷顾地臣子。散了朝要是皇上再跟你说上半天话。据说有因为一泡尿憋得脸都青了地!最主要地是顾错不想升官发财。也差那点俸禄银子。她觉得要是答应了就是脑子有病。吃饱了撑地!

顾错不停地摇头:“皇上。臣女不喜欢!做南书房行走有什么好?每天起地比鸡早。睡地比狗少。干地比牛多……”

御书房里响起一阵闷笑。那些执事地宫女太监强忍着笑意。施世伦赶紧憋着笑躬身退出御书房。来到外面才哈哈大笑起来。引得御书房外地侍卫们面面相觑。

却说皇上笑了两声。故意板着脸训斥道:“一天到晚地满嘴胡。朕一言九鼎。不能说话不算。你必须得来!”

顾错苦了脸。抱住皇上地胳膊“皇上。您绕了臣女吧?臣女才十三岁。长得这么矮。还想天天睡觉长个高个子呢!要不您把早朝地时间改了吧?”

皇上诧异道:“个子矮跟睡觉有什么关系?”

顾错的头点得如鸡叨碎米“有关系有关系,当然有关系,觉睡的少,个子就长得矮……”

皇上“哼”了一声,“牵强附会……我看你个子矮跟睡觉没关系,全是因为你心眼子太多给坠住了!这样吧,朕准你每天中午陪朕用午膳,然后下午在南书房行走,怎么样啊?”

虽说陪着皇上吃午饭能吃到不少好东西,但是没有自由啊,再说了,伴君如伴虎,谁知道老虎什么时候发威呀?顾错弱弱的说道:“皇……上,臣女……臣女喜欢破案……那多新鲜刺激呀!”

“臣女?以后不准臣女臣女的叫,就

不对,你是满人,应该自称奴才。”

顾错一仰脖“不,我才不要做奴才呢!”顾错说完立刻有些变色,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的臣民都是皇上的奴才,只有她自己这个异客才不这么想。